动脉破裂Rupture of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19 00:05:42
编码BD52.3

关键词

索引词Rupture of artery、动脉破裂、动脉瘘、主动脉十二指肠瘘、主动脉结肠瘘、主动脉食管瘘、主动脉髂静脉瘘、主动脉皮肤瘘、主动脉肠瘘,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化脓性动脉炎
同义词ruptured artery、artery fistula
缩写D-Artery-Rupture
别名血管-破裂、动脉-撕裂、Artery-Tear

动脉破裂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CT血管成像(CTA):直接显示动脉壁连续性中断、对比剂外溢及血肿形成(敏感度>95%)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动态显示对比剂从动脉破口外渗(金标准,但属有创检查)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急性症状三联征
      • 突发撕裂样/刀割样剧痛(部位与破裂动脉相关)
      • 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收缩压<90mmHg,心率>100次/分)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24h内降幅>2g/dL)
    • 危险因素证据
      • 既往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史
      • 近期创伤史(交通事故、坠落伤等)
  3.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体征阈值
      • 双侧上肢收缩压差>20mmHg(提示主动脉弓部破裂)
      • 腹部搏动性包块+压痛(腹主动脉破裂特异性体征)
    • 实验室预警指标
      • D-二聚体>500μg/L(排除肺栓塞后提示血管损伤)
      • 乳酸>4mmol/L(反映组织低灌注)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床旁快速评估] B --> B1[CT血管成像 CTA] B --> B2[超声检查] B --> B3[MRI/MRA] B --> B4[DSA] C --> C1[血常规] C --> C2[凝血功能] C --> C3[血气分析] D --> D1[FAST超声] D --> D2[生命体征监测]

判断逻辑

  1. CTA

    • 首选检查:层厚≤1mm扫描可显示<2mm破口
    • 阳性标准:"双腔征"(主动脉夹层)、对比剂外溢、假性动脉瘤形成
    • 局限性: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碘对比剂
  2. 床旁超声(FAST)

    • 适用场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初筛
    • 阳性指征:腹腔/心包积液深度>1cm
    • 逻辑关联:阳性结果需立即转CTA/DSA
  3. D-二聚体

    • 500μg/L时需高度怀疑血管损伤

    • 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微小破口可能不升高)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血红蛋白 24h内下降>2g/dL 活动性出血的敏感指标 立即输血+寻找出血源
D-二聚体 >500μg/L 血管内皮损伤标志,阴性预测值高 阴性可排除大范围破裂
乳酸 >4mmol/L 组织低灌注程度,>8mmol/L提示极高死亡率 指导液体复苏强度
凝血酶原时间 延长>3秒 消耗性凝血病预警 补充新鲜冰冻血浆
血肌酐 较基线升高>0.5mg/dL 对比剂肾病/肾灌注不足 水化治疗,避免肾毒性药物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紧急评估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 立即FAST超声+CTA(若稳定)
    • 收缩压<90mmHg时禁用降压药
  2. 影像学选择

    • 胸/腹主动脉破裂:CTA首选(敏感度98%)
    • 外周动脉破裂:超声初筛+DSA确诊
  3. 实验室监测频率

    • 血红蛋白:每1-2小时复查直至稳定
    • 乳酸:每4小时监测指导复苏终点

参考文献

  1.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2024) 主动脉破裂管理指南
  2. AHA/ACC Circulation (2023) 血管急症诊断共识
  3. ESC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5) 动脉瘤破裂危险分层
  4. NICE指南 NG156《急性主动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