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先天性心脏畸形有关的操作后主动脉疾患Postprocedural aortic disorder related to congenital heart anomaly
编码BE14.9
关键词
索引词Postprocedural aortic disorder related to congenital heart anomaly、与先天性心脏畸形有关的操作后主动脉疾患、操作后主动脉缩窄部位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与主动脉缩窄部位干预有关的主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操作后胸主动脉狭窄、操作后缩窄部位主动脉夹层、操作后主动脉再缩窄、主动脉再缩窄、操作后升主动脉扩张、操作后重建升主动脉扩张、操作后新升主动脉扩张
缩写POA-CHA
别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病、先天性心脏手术后主动脉问题、先天性心脏修复术后主动脉并发症、先天性心脏手术后主动脉异常、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主动脉异常
与先天性心脏畸形有关的操作后主动脉疾患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胸痛:
- 剧烈撕裂样疼痛,常提示急性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破裂(高,70%-90%)[1]。
- 呼吸困难:
- 由于心功能不全、血胸或大量胸腔积液压迫肺组织所致(中,50%-70%)[2]。
其他可能症状
- 全身不适:
- 患者可能感到乏力、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低,10%-30%)[3]。
- 神经系统症状:
- 如头晕、晕厥,尤其是在夹层影响到脑部血供时(较少见,5%-10%)[4]。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异常搏动:
- 体检时可触及胸部或颈部的异常搏动(中,40%-60%)[5]。
- 杂音:
- 听诊时可能发现心脏或血管杂音,如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高,70%-80%)[6]。
非典型体征
- 高血压:
- 尤其是在夹层或再缩窄情况下,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中,30%-50%)[7]。
- 肢体脉搏减弱:
- 在严重狭窄或夹层的情况下,远端肢体脉搏可能减弱或消失(较低,10%-20%)[8]。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影像学表现
- CTA/MRA:显示主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夹层、狭窄等病变(检出率:约90%-95%)[9]。
-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检测瓣膜异常及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敏感性:约80%-90%)[10]。
-
实验室检查
- D-二聚体: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时显著升高(敏感性:约95%)[11]。
- 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或炎症性并发症中可能升高(阳性率:约30%-50%)[12]。
注:临床表现因具体病种、病情进展阶段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及时的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以上信息基于现有的医学文献和临床指南整理而成,但具体的出现几率可能因研究样本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有进一步的详细问题或需要更具体的参考文献,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