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遗传性易栓症Other specified Hereditary thrombophilia

更新时间:2025-06-19 02:40:52
编码3B61.0Y

关键词

索引词Hereditary thrombophilia、其他特指的遗传性易栓症、活化蛋白C抵抗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活化蛋白C抵抗,因子V Leiden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其他遗传性因子V缺陷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由于香港型V因子缺陷造成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友病、由于剑桥型V因子缺陷造成的遗传性血栓性血友病、先天性抗凝血酶缺乏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先天性抗凝血酶III缺乏引起的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抗凝血酶缺乏、先天性抗凝血酶3缺乏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先天性蛋白S缺乏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先天性蛋白C缺乏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血栓调节蛋白缺乏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凝血酶原基因遗传性血栓症、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血栓症、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其他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先天性富组氨酸(多聚-L)糖蛋白缺乏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先天性HRG[富组氨酸(多聚-L)糖蛋白]缺乏引起的遗传性易栓症、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缺乏引起的高凝综合征、肝素辅因子II缺乏
缩写遗传性-易栓症、遗传-易栓症
别名遗传性-血栓-倾向-病、遗传-血栓-倾向-病、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病、遗传-血栓-形成-倾向-病、遗传性-血液-高凝-状态、遗传-血液-高凝-状态、遗传性-血栓-性疾病、遗传-血栓-性疾病

遗传性易栓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基因检测阳性
      • 检出明确致病性突变(如 SERPINC1(抗凝血酶)、PROC(蛋白C)、PROS1(蛋白S)、F5 Leiden、F2 G20210A)。
      • 符合ACMG致病性评级标准(如PS1/PS2、PM1/PM2等)。
    • 功能验证异常
      • 抗凝血酶活性<80% + 排除获得性因素(肝病、肾病综合征)。
      • 蛋白C活性<70% 或 蛋白S游离抗原<65%。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血栓事件特征
      • 首次VTE年龄<50岁,或非典型部位血栓(脑静脉、肠系膜静脉)。
      • 复发性VTE(≥2次)或家族性血栓史(一级亲属受累)。
    • 妊娠并发症
      • ≥2次不明原因妊娠丢失(>10周),或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
    • 实验室筛查异常
      • 抗凝蛋白活性持续降低(重复检测≥2次)。
      • 排除获得性易栓症(抗磷脂抗体阴性、肝肾功能正常)。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基因证据,需同时满足:
      • 血栓事件符合支持条件 + 特定抗凝蛋白活性低于阈值(如抗凝血酶<60%)。

二、辅助检查

  1. 实验室检查树
    mermaid graph TD A[遗传性易栓症筛查] --> B1[一级筛查:抗凝蛋白活性] A --> B2[一级筛查:D-二聚体] B1 --> C1[抗凝血酶活性] B1 --> C2[蛋白C活性] B1 --> C3[蛋白S游离抗原] B2 --> D1[阴性:低血栓风险] B2 --> D2[阳性:启动二级筛查] D2 --> E1[基因检测:F5/F2突变] D2 --> E2[特殊检测:纤溶酶原/PAI-1]

  2. 判断逻辑

    • 抗凝蛋白活性
      • 活性持续↓→提示遗传缺陷,需基因验证(如抗凝血酶<80%→查SERPINC1)。
    • D-二聚体
      • 急性血栓时>500 μg/L(敏感度>95%),但阴性可排除急性VTE。
    • 基因检测
      • F5 Leiden阳性→APC抵抗试验确认;F2 G20210A→凝血酶原水平>115%。
  3. 影像学检查树
    mermaid graph TD F[疑似血栓] --> G1[下肢DVT:加压超声] F --> G2[肺栓塞:CT肺动脉造影] F --> G3[罕见部位血栓:MR静脉造影] G1 --阳性--> H1[深静脉充盈缺损] G2 --阳性--> H2[肺动脉充盈缺损] G3 --阳性--> H3[静脉窦/肠系膜静脉闭塞]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值 异常意义
抗凝血酶活性 80%-120% <60%:高度提示遗传缺陷;40%-60%:需排除肝素治疗干扰
蛋白C活性 70%-140% <55%:遗传性缺乏可能;活动性感染/维生素K缺乏可假性降低
蛋白S游离抗原 65%-140% <50%:遗传缺陷;妊娠/雌激素治疗可降低
因子V Leiden 阴性 阳性:APC抵抗(活化蛋白C降解Va能力↓),血栓风险↑5-10倍
凝血酶原水平 70%-120% >120% + F2突变:血栓风险↑3倍
D-二聚体 <500 μg/L >500 μg/L:提示急性血栓;>2000 μg/L:PE/DVT高危
APC抵抗试验 APC-SR ≥2.1 <1.8:提示因子V Leiden突变,需基因验证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基因检测或特定抗凝蛋白活性严重降低(排除获得性因素)。
  • 辅助检查优先级
    1. 急性血栓期:影像学(超声/CT)确认血栓位置。
    2. 稳定期:抗凝蛋白活性筛查→异常者基因检测。
  • 实验室解读要点
    • 抗凝蛋白活性需重复检测(避免假阳性)。
    • 基因突变需结合表型(如F5 Leiden无症状者无需抗凝)。

参考文献

  1. ISTH《遗传性易栓症诊断指南》(2023)
  2. ACCP《抗栓治疗指南》(2021)
  3. Blood期刊:易栓症基因外显率研究(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