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遗传性因子IX缺乏Other specified Hereditary factor IX deficiency
编码3B11.Y
关键词
索引词Hereditary factor IX deficiency、其他特指的遗传性因子IX缺乏
缩写FIX-缺乏、因子-IX-缺乏、遗传性-因子-IX-缺乏
别名凝血因子-IX-缺乏、第九-凝血因子-缺乏、遗传性-第九-凝血因子-缺乏
其他特指的遗传性因子IX缺乏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凝血因子IX活性降低:
- 血浆凝血因子IX活性测定结果 ≤40 IU/dL(正常参考值:50-150 IU/dL),需排除获得性因素(如维生素K缺乏、肝病)。
- 基因检测阳性:
- F9基因致病性突变检出(如点突变、缺失/插入、剪接位点突变等),通过Sanger测序或NGS检测确认。
- 凝血因子IX活性降低:
-
支持条件(临床与遗传学依据):
- 典型出血表现:
- 自发性关节出血(≥2次/年)或肌肉血肿(≥1次/年)。
- 创伤/术后异常出血(出血时间>24小时)。
- 凝血功能异常:
- APTT显著延长(>正常值上限1.5倍),PT正常。
- 家族史:
- X连锁隐性遗传模式(男性患者,女性携带者)。
- 典型出血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
- 高度疑似(无基因检测时):
- 因子IX活性≤40 IU/dL + 典型出血表现 + APTT延长。
- 因子IX活性≤40 IU/dL + 阳性家族史。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凝血常规] A --> C[临床评估] B --> D[APTT延长+PT正常] D --> E[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E --> F[因子IX活性≤40 IU/dL] F --> G[基因检测] G --> H[F9突变确认] C --> I[关节/肌肉出血史] I --> G
判断逻辑:
- 凝血常规(APTT/PT):
- APTT延长而PT正常提示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需优先排查因子VIII/IX缺乏。
- 因子活性测定:
- 因子IX活性≤40 IU/dL是诊断核心,需重复检测排除实验误差。
- 基因检测:
- 明确F9基因突变类型(如错义突变p.Arg384Cys),指导遗传咨询及靶向治疗。
- 影像学检查:
- 关节超声/MRI:急性期检测关节积血,慢性期评估滑膜增生/骨侵蚀。
- 肌肉CT:定位深部血肿范围。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结果 | 临床意义 |
---|---|---|
因子IX活性 | ≤40 IU/dL | 确诊核心依据;<40 IU/dL为重型,40-60 IU/dL为中间型 |
APTT | >45秒(正常25-35秒) | 提示内源性凝血缺陷,需排除肝素干扰 |
F9基因检测 | 致病突变检出 | 明确亚型分类(如CRM+/CRM-),指导个体化治疗 |
关节MRI | T1高信号/T2液-液平面 | 急性关节积血征象;慢性期可见滑膜增厚/软骨破坏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慢性失血) | 提示隐匿性出血,需补充铁剂 |
关键解读:
- 因子IX活性临界值:
-
60 IU/dL:可能为携带者或轻型(需结合基因检测)
- 1-5 IU/dL:重型(自发出血风险高)
-
- APTT纠正试验:
- 加入正常血浆后APTT纠正→凝血因子缺乏
- 不纠正→抑制物存在(需测因子IX抑制物滴度)
四、总结
- 确诊双路径:
① 凝血因子IX活性≤40 IU/dL + 典型临床表现
② F9基因致病突变检出(金标准) - 辅助检查层级:凝血常规→因子活性→基因检测→影像评估
- 实验室预警:APTT延长+PT正常是筛查突破口,需立即行因子IX活性测定
参考文献:
- ISTH《血友病诊断与管理指南》(2023)
- 《威廉姆斯血液学》(第10版) 第128章
- NCCN《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诊疗指南》(v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