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降低患癌风险?快增加乳制品摄入并控制这些
2025-01-26 09:10:01阅读时长3分钟1123字
近期,牛津大学牵头的一项大型研究引发热议。该研究耗时16年,追踪542,778名英国女性的饮食习惯与健康状况,有了惊人发现:每日摄入富含钙的乳制品,特别是牛奶,能显著降低女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这一成果为癌症预防领域带来新希望,也为日常饮食提供了健康新指引。
研究成果及主要发现
- 此次大规模研究范围广泛,深入剖析了97种饮食成分,从各类食物到各种营养素均有涉及。研究对象为542,778名英国女性,在16年的漫长追踪里,有12,251人被确诊患有结直肠癌,由此明确了饮食习惯与癌症风险的关联。
- 研究显示,钙摄入量是关键保护因素之一。无论钙源自乳制品还是其他食物,摄入更多富含钙食物的女性,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明显更低。其中,牛奶在防癌方面表现出色,常饮牛奶的女性患癌风险显著降低,酸奶等其他乳制品也有类似保护功效。
- 乳制品中的核黄素、镁、磷和钾等营养素也有益健康。另外,研究发现饮酒是最强风险因素,每天多喝两杯标准酒量,患结直肠癌风险高出15%。红肉和加工肉类同样不容小觑,每增加一片火腿大小的每日摄入量,风险增加8%。这一结果有力支持了国际卫生组织将加工肉类列为致癌物,将红肉列为可能致癌物的结论 。
饮食与癌症预防机制解析
- 科学家研究发现,乳制品中高含量的钙通过多种方式预防癌症。一方面,钙能与消化系统中的有害物质结合,减少其对肠道的损害;另一方面,钙有助于促进结肠细胞健康发育,降低炎症发生几率。毕竟,炎症可是癌症发展的重要“催化剂”,减少炎症就能有效降低癌症风险。
- 研究人员还从基因层面分析,通过检查影响人们消化乳制品能力的遗传差异,进一步证实了乳制品的保护作用。那些基因上更能消化乳制品的人群,患癌比例相对较低。不过,乳制品并非适合所有人,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过敏的人需另觅他法。
- 尽管早餐谷物、水果、全谷物和高纤维食物有一定保护作用,但综合生活方式习惯来看,这些益处并不显著。因为吃这些食物的人往往整体生活方式更健康,所以很难单纯归结于食物本身的防癌作用。由此可见,乳制品在预防结直肠癌方面作用更独特。
健康教育与预防保健建议
- 结直肠癌在全球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明显,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非洲和南亚大部分地区发病率较低。有趣的是,人们迁移到高发国家后,约十年内患癌风险就会逐渐与当地水平接近,这充分表明生活方式因素,尤其是饮食,对结直肠癌的发生起关键作用。
- 基于研究,专家建议个人可通过饮食调整降低患癌风险,增加乳制品摄入量,特别是牛奶、酸奶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要严格控制酒精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 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过敏的人群也无需担忧,豆腐、深绿色蔬菜(如菠菜)、坚果和种子等都是富含钙的优质替代品。此外,保持均衡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始终是预防癌症的关键,定期体检和筛查,能帮助早期发现并治疗结直肠癌。
总之,虽没有一种食物能成为防癌“万能药”,但合理饮食、调整生活习惯,就能降低患结直肠癌风险。大家应重视研究成果,为健康筑牢防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