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及其他慢性病管理

肝硬化患者轻信秘方恶化,哪8种慢性病无法根治?

作者:范致远
2025-10-02 09:40:01阅读时长3分钟1280字
消化科肝硬化慢性病科学管理虚假医疗宣传病情恶化医疗骗局规范用药早期干预防骗技巧慢性肾病阿尔茨海默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

近期,一位晚期肝硬化患者轻信江湖郎中"祖传秘方可彻底治愈"的承诺,耗尽积蓄买药后病情恶化成肝衰竭。检测发现"秘方"含肝毒性成分,加重肝脏负担。主治医生指出,肝硬化等8种慢性病无法根治,盲目求"治愈"会延误治疗,患者应科学管理病情。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疾病认知误区和医疗骗局危害的关注。

哪8种慢性病无法根治?机制大揭秘!

医学上,部分慢性病的损伤不可逆。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持续下降超3个月,就会造成不可逆损伤,终末期需透析或移植维持;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破坏了正常结构,肝细胞无法再生,只能用抗纤维化药物延缓进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元死亡不可逆转,药物只能暂时改善认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病因未明,需终身用免疫抑制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慢性炎症反复,可能导致肠壁穿孔或癌变,无法治愈;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每年衰退1-4%,即便血糖达标也无法恢复胰岛素分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硬化不可逆,需终身服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炎症破坏关节软骨和骨骼,无法修复。《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期刊指出,这些疾病病因复杂、损伤不可逆,现有技术无法"根治"。

虚假医疗宣传有多坑?套路与危害全曝光!

骗子利用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虚构"祖传秘方""特效药",承诺短期内痊愈。他们用伪学术术语包装,伪造"成功案例"视频,诱导患者消费。有的患者一年花费超50万也不见效。虚假宣传危害极大:肝硬化患者误服含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中草药,会加速肝细胞坏死;糖尿病患者停用胰岛素改喝"降糖茶",会引发酮症酸中毒。国家医保局2024年数据显示,轻信虚假广告的非必要支出超120亿,60%来自农村和低收入群体。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延误使用免疫抑制剂,发展成多器官衰竭时,抢救费用是规范治疗的10倍以上。

科学管理与防骗技巧大公开!

慢性病患者要做好科学管理。早期干预很关键: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4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可延缓胰岛功能衰退。规范用药必不可少: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用长效降压药,擅自停药血压反弹风险增加300%;肝硬化患者每3个月监测血氨,>50μmol/L就需低蛋白饮食并补充乳果糖。防骗技巧包括:通过国家卫健委官网查"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名单",拒绝无证诊所;要求提供药物成分清单,避开含马兜铃酸、重金属的药物;建立家庭健康管理小组,联合医生、营养师和亲友制定治疗方案。

多方协作,如何阻击医疗骗局?

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新规要求医疗广告标注"慢性病不可治愈",违规罚款10-100万。中医诊所需公示执业医师资格证和备案中草药目录,禁止超范围用未注册药材。社区联合三甲医院开展"慢性病管理月"活动,用模拟病例演示错误治疗后果。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虚假广告案例,联合公安查封"黑诊所"。开发"医疗骗局识别小程序",输入药名比对数据库可标注风险等级;患者治疗记录上链存证,防止虚假机构篡改病史。

慢性病无法根治,但可科学管理。患者要摒弃"治愈执念",通过多方协作防骗,避免健康和财产受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