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急救五步法

被蛇咬别慌!掌握急救五步法和黄金两小时!

作者:张熙
2025-07-24 11:10:01阅读时长3分钟1259字
急诊科毒蛇咬伤急救五步法黄金两小时抗蛇毒血清菜花原矛头蝮毒素扩散组织坏死凝血障碍伤口处理信息传递快速转运医疗系统社交媒体户外活动安全意识

近期,云南玉龙县石头乡发生了一起惊险的毒蛇咬伤事件,好在最终有惊无险。一位年逾五旬的男子在清理草丛时,被一条青黑色带网纹的蛇擦到了手。起初,家人并未重视,觉得只是小伤。然而,远在上海的女儿心急如焚,立刻在社交平台发帖求助。仅仅5分钟,热心网友就辨认出这是毒性极强的菜花原矛头蝮,提醒必须马上注射血清。此时男子手部开始肿胀疼痛,家人不敢耽搁。幸运的是,石头乡卫生院前一天刚进了两支蝮蛇血清,家人抢在黄金两小时内将男子送到卫生院注射血清,随后又转运至市医院,医生根据症状又注射了五步蛇血清。目前,男子恢复良好,再过两天观察期就能出院。这一事件中,网友的快速响应、卫生院血清的及时库存、医疗转运的高效配合以及黄金时间救治,都成了挽救生命的关键因素。

毒蛇咬伤有多致命?这些误区要避开

菜花原矛头蝮属于血循毒类毒蛇,其毒素危害极大,能引发组织坏死、凝血障碍,甚至导致多器官衰竭。就像这位男子,虽然只是轻微擦伤,但毒素扩散速度极快。如果延误治疗,后果不堪设想,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在民间,存在很多错误的处理方式。比如切口吸毒,这不仅可能加速毒素扩散,还会引发感染;草药敷贴也不可取,可能延误治疗时机;而奔跑求医会加快血液循环,让毒素更快地蔓延至全身。医生指出,被蛇咬伤后,保持冷静、限制活动、降低伤口位置才是关键。要区分毒蛇和无毒蛇,也有实用方法。从伤口痕迹看,毒蛇是单双排牙痕,无毒蛇是多排细痕;从蛇体特征,像菜花原矛头蝮有青黑色网纹;从症状变化,若咬伤后肿胀加剧、出现神经症状,很可能是毒蛇。不过,即使疑似无毒蛇咬伤,也一定要就医处理破伤风等并发症。

被蛇咬了怎么办?记住急救五步法和黄金两小时

被蛇咬伤后,可按以下五步法进行急救:

  • 保持冷静:剧烈运动会使毒素加速进入血液循环,所以要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
  • 定位危险源:在安全的前提下,观察蛇的颜色、花纹等特征,但千万不要主动去捕捉或靠近它。
  • 伤口处理:用布带适度包扎伤口近心端,不能过紧,同时让伤口低于心脏位置,减缓毒素扩散。
  • 信息传递:尽快联系专业医疗人员,清楚告知蛇的特征和咬伤时间,为准备血清争取时间。
  • 快速转运:优先呼叫急救车,避免私家车长途颠簸。在转运途中,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意识等状态。 医学研究表明,抗蛇毒血清需要在毒素进入血液系统前注射,这就是黄金两小时的科学依据。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血清疗效会降低,甚至无效。特别是神经毒素型蛇伤,像银环蛇咬伤,更要尽早干预。

毒蛇咬伤防治大科普:识别与预防全攻略

云南山区地理环境特殊,像原矛头蝮、竹叶青等毒蛇喜欢栖息在潮湿草丛、石缝中。所以,在农耕、徒步等活动时,一定要穿戴防护装备,比如长裤、厚手套。抗蛇毒血清的作用是中和毒素,阻止其与人体细胞结合。但不同蛇种的血清有特异性,必须根据蛇种选择对应血清。就像案例中,男子可能就同时使用了蝮蛇和五步蛇血清。对于偏远地区,卫生机构应定期储备血清、开展急救培训。公众也可以通过短视频等渠道学习蛇类识别与急救知识,减少因信息差导致的延误。 这次事件体现了“社交媒体 + 医疗系统”协作模式的巨大价值,普通民众准确传递信息也至关重要。大家要主动学习蛇咬伤应对知识,把急救步骤转化为日常安全意识,比如户外活动前查询当地毒蛇分布、把急救指南存到手机里。医生警示:任何蛇咬伤都要当作紧急医疗事件,别因伤口小或症状延迟而轻视,及时专业干预才是唯一的生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