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温病(TM1)Unspecified Warmth disorders (TM1)

更新时间:2025-06-19 02:58:48
编码SE0Z

关键词

索引词Warmth disorders (TM1)、未特指的温病(TM1)

未特指的温病(TM1)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核心症状组合
      • 发热(体温≥37.5℃)伴口渴喜冷饮
      • 舌质红绛,苔黄或黄腻
      • 脉象数而有力(如滑数、洪数)
    • 病程特征
      • 符合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如初起卫分证→气分证→营血分证)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体征
      • 尿黄赤量少(尿比重≥1.025)
      • 皮肤干燥无弹性
      • 咽红肿痛(咽部充血评分≥2级)
    • 其他表现
      • 心烦不安、头痛
      • 斑疹显露(皮肤红色斑疹直径≥2mm)
      • 淋巴结肿大(直径≥1cm)
  3. 排除标准

    • 排除明确病原体感染(如细菌培养阴性)
    • 排除非外感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
  4.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全部"必须条件" + ≥2项"支持条件"
    • 高度疑似:满足"必须条件"中发热+舌脉异常 + ≥3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中医四诊] A --> C[现代医学检查]

B --> B1[望诊]
B1 --> B11(舌象:红绛苔黄)
B1 --> B12(皮肤:干燥/斑疹)

B --> B2[闻诊]
B2 --> B21(呼吸气粗)
B2 --> B22(语言烦躁)

B --> B3[问诊]
B3 --> B31(发热模式)
B3 --> B32(口渴程度)

B --> B4[切诊]
B4 --> B41(脉数有力)
B4 --> B42(腹部压痛)

C --> C1[实验室检查]
C1 --> C11(血常规)
C1 --> C12(CRP/ESR)
C1 --> C13(尿常规)

C --> C2[影像学检查]
C2 --> C21(胸部X线)
C2 --> C22(腹部超声)

判断逻辑

  1. 舌诊
    • 舌红苔黄→气分热盛;舌绛无苔→营血分证
  2. 脉诊
    • 滑数脉→湿热内蕴;洪数脉→阳明热炽
  3. 血常规
    • 白细胞正常+淋巴细胞↑→支持温病
    • 中性粒细胞↑→提示继发感染
  4. 影像学
    • 肺纹理增粗→邪犯肺卫
    • 胆囊壁增厚→肝胆湿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正常/偏低(<4×10⁹/L):符合温病初起卫分证
    •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40%):提示外感热病
    • 异常意义:若中性粒细胞>75%需排查细菌感染
  2. 炎症标志物

    • CRP升高(>10mg/L):反映气分热盛程度
    • ESR增快(>20mm/h):提示热毒入营
  3. 尿常规

    • 尿比重增高(>1.025):对应津液耗伤
    • 尿胆原阳性:提示肝胆湿热证型
  4. 肝功能

    • ALT/AST轻度升高(<3倍上限):见于湿热蕴结证
    • 异常意义:若ALT>150U/L需排除病毒性肝炎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以发热+舌脉异常为锚点,结合传变规律
  • 检查重点
    • 初诊:四诊合参 + 血常规/CRP
    • 进展期:舌诊动态观察 + 炎症标志物监测
  • 鉴别关键
    • 卫分证需与普通感冒鉴别
    • 营血分证需与脓毒症鉴别

参考文献

  1. 《温病条辨》(清·吴鞠通)
  2. 《中医内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教材)
  3. 《中医诊断学》(GB/T 中医临床术语标准)
  4. 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感热病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