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心悸(TM1)Unspecified Palpitation disorders (TM1)
编码SA1Z
关键词
索引词Palpitation disorders (TM1)、未特指的心悸(TM1)
未特指的心悸(TM1)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症状核心: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心悸感(自觉心跳异常),且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瓣膜病)及明确病因(如甲亢、贫血)。
-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
- 记录到心悸发作时的心电图,显示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如房性/室性早搏<100次/24h,或短暂窦性心动过速),但无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速、房颤)。
-
支持条件(临床与排除依据):
- 症状关联性:心悸发作与心理因素(焦虑、压力)或生活方式(咖啡因摄入、睡眠不足)明确相关。
- 排除器质性疾病:
-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结构及功能正常(LVEF≥50%,无瓣膜病变)。
- 甲状腺功能(TSH、FT3、FT4)、血常规(Hb)、电解质(K⁺、Mg²⁺)均在正常范围。
- 心理评估阳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或明确焦虑/抑郁诊断。
-
阈值标准:
- 同时满足"必须条件"即可初步诊断。
- 若动态心电图未捕捉到发作,需满足:
- 典型心悸症状(≥3次/周) + 排除所有器质性疾病 + 心理评估阳性。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1[心电图 ECG] A --> B2[血常规+电解质] A --> B3[甲状腺功能] B1 --> C1{异常?} C1 -->|是| D1[进一步检查] C1 -->|否| E1[心理评估] D1 --> F1[动态心电图 Holter] D1 --> F2[超声心动图] D1 --> F3[运动负荷试验] F1 --> G1{捕捉到发作?} G1 -->|是| H1[分析心律失常类型] G1 -->|否| H2[长期监测或事件记录仪] -
判断逻辑:
- 心电图(ECG):
- 基础心律正常,偶见早搏→支持TM1;若发现房颤、传导阻滞→指向器质性疾病。
- 动态心电图(Holter):
- 早搏<100次/24h且无症状关联→良性;早搏>500次/24h或伴症状→需干预。
- 超声心动图:
- 结构正常→支持TM1;室壁运动异常/瓣膜反流→需排查缺血或心肌病。
- 运动负荷试验:
- 运动诱发心悸但无心电图缺血改变→支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心电图(ECG):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甲状腺功能:
- TSH<0.4 mIU/L + FT3/FT4↑:提示甲亢性心悸,需抗甲亢治疗。
- TSH>4.0 mIU/L + FT3/FT4↓:甲减可能导致心动过缓,需激素替代。
-
电解质:
- 血钾<3.5 mmol/L:低钾诱发早搏,补钾后心悸改善可确诊。
- 血镁<0.75 mmol/L:低镁致电不稳定,需补充镁剂。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120 g/L(女)/<130 g/L(男):贫血性心悸,纠正贫血后症状应缓解。
- 白细胞>10×10⁹/L + CRP↑:提示感染或炎症,需排查心肌炎。
-
心肌损伤标志物:
- 肌钙蛋白I/T↑:提示心肌损伤,需紧急排查急性冠脉综合征。
- BNP>100 pg/mL:提示心功能不全,需进一步评估心力衰竭。
-
心理量表评估:
- HAMA≥14分:确认焦虑相关性心悸,需认知行为治疗或药物干预。
四、总结
- 确诊核心:症状+动态心电图排除器质性心律失常+心理/生活方式关联。
- 关键辅助检查:分层筛查(ECG→Holter→超声),避免遗漏器质性疾病。
- 实验室重点: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贫血指标是排除继发性病因的基石。
参考文献: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心律失常诊断指南(2023)
- ESC《非持续性心悸管理共识》(2022)
- AHA《心悸患者评估科学声明》(2021)
- 《实用内科学》(第16版)心血管分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