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太阳人病证(TM1)Unspecified Large yang type patterns (TM1)

更新时间:2025-06-18 23:54:02
编码SH4Z

关键词

索引词Large yang type patterns (TM1)、未特指的太阳人病证(TM1)、太阳人病证(TM1)
别名未特指的太阳人病证、未特指的太阳人体质病证

未特指的太阳人病证(TM1)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体质特征确认
      • 面色白、肌肉瘦、大便润滑、小便量多且频的太阳人体质特征(需经专业朝医师体质辨识确认)。
    • 典型症状组合
      • 同时出现恶寒发热(体温≥37.5℃)和项强(项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
      • 脉浮(脉搏轻取即得)伴舌苔薄白。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核心症状群(至少满足2项):
      • 头痛(后脑勺/项部定位痛)
      • 无汗(表实证)或持续性汗出(表虚证)
      • 全身疲乏伴四肢酸痛
    • 次要症状群(至少满足1项):
      • 鼻塞流清涕
      • 干咳/少量白痰
      • 食欲减退伴胃脘胀满
  3. 排除标准

    • 不符合太阳人体质特征
    • 存在明确器质性疾病(如阑尾炎、肺炎等影像学确诊)
    • 实验室检查显示特异性感染指标(如细菌培养阳性)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体质辨识] A --> C[症状评估] A --> D[现代医学检查]

B --> B1[四象体质问卷]
B --> B2[望诊:面色/舌象]
B --> B3[问诊:二便特征]

C --> C1[症状量化表]
C --> C2[脉诊仪检测]
C --> C3[肌张力评估]

D --> D1[实验室检查]
D --> D2[影像学检查]

D1 --> D11[血常规]
D1 --> D12[CRP/ESR]
D2 --> D21[胸部X线]
D2 --> D22[腹部超声]

判断逻辑

  1. 体质辨识
    • 四象体质问卷得分≥70分(总分100)确认太阳人体质
    • 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苔薄白为关键指征
  2. 症状评估
    • 脉诊仪显示浮脉(取脉压力≤50g即得明显搏动)
    • 项部肌张力测定值≥3级(0-5级量表)
  3. 现代医学检查
    • 血常规:白细胞≤10×10⁹/L支持非感染性诊断
    • 影像学:胸腹影像无器质性病变时增强TM1诊断可信度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轻度升高(10-12×10⁹/L):
      • 意义:反映非特异性应激反应,需与感染鉴别
      • 处理:重复检测+CRP验证
    • 淋巴细胞比例↑(>40%):
      • 意义:提示病毒性反应或体质应激状态
  2. 炎症标志物

    • CRP轻度升高(5-20 mg/L):
      • 意义:符合表证炎症反应,>50 mg/L需排查感染
    • ESR加快(20-40 mm/h):
      • 意义:非特异性指标,持续升高需排查风湿病
  3.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线纹理增粗
      • 意义:可能为体质性肺卫不固表现,需随访
    • 腹部超声肠蠕动亢进
      • 意义:与“大便润滑”体质特征吻合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核心诊断路径
    体质确认 → 症状组合匹配 → 排除器质性疾病
  2. 实验室价值定位
    • 主要作用:排除鉴别诊断(如感染/自身免疫病)
    • 次要作用:支持表证存在的生物学证据(CRP/ESR)
  3. 动态评估要求
    • 症状持续>7天需重新评估体质辨识
    • 出现新体征(如皮疹/关节肿)需启动免疫筛查

参考文献

  1. 《朝医四象体质分类标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2020)
  2. ICD-11传统医学章节(世界卫生组织,2022)
  3. 《体质医学在当代临床的应用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