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心系病类(TM1)Unspecified Heart system disorders (TM1)
编码SA4Z
关键词
索引词Heart system disorders (TM1)、未特指的心系病类(TM1)
缩写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心脏疾病
别名心系病、心脏问题、心脏不适、心脏异常、心脏功能障碍、心脏病变、心血管异常、心脏血管病变、心脏血管功能障碍
未特指的心系病类(TM1)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中医四诊合参:
- 心悸/胸闷主诉 + 脉象异常(细弱、结代) + 舌象异常(舌质淡白或瘀斑)
- 器质性病变证据:
- 心电图显示ST-T改变/心律失常(房颤、室性早搏)
- 心脏超声证实心脏结构/功能异常(EF值<55%或舒张功能减退)
- 中医四诊合参:
-
支持条件(证候学依据):
- 气血两虚证:面色萎黄 + 气短懒言 + 活动耐量下降
- 痰瘀互结证:胸痛固定 + 舌下络脉迂曲 + 血脂异常(LDL-C≥3.4mmol/L)
- 心肾不交证:失眠多梦 + 腰膝酸软 + 夜尿频多(≥2次/夜)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
- 必须条件中的中医四诊组合(至少2项)
- 器质性病变证据(至少1项)
- 高度疑似需满足:
- 支持条件中任意1组证候 + 心电图/超声1项异常
- 确诊需同时满足: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中医诊断方法] A --> C[西医辅助检查] B --> B1(脉诊:细弱/结代脉) B --> B2(舌诊:淡白舌/瘀斑舌) B --> B3(问诊:心悸/失眠程度评估) C --> C1(心电图:ST-T改变/心律失常) C --> C2(心脏超声:EF值/舒张功能) C --> C3(血液检查:BNP/血脂谱) C --> C4(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
判断逻辑:
- 脉舌互参:
- 细弱脉(脉率<60次/分)+ 淡白舌 → 提示气血两虚证
- 结代脉(脉律不齐)+ 瘀斑舌 → 提示痰瘀互结证
- 结构功能关联:
- EF值降低(<50%)+ 活动后气短 → 需评估心功能分级
- 舒张功能减退(E/e'≥15) +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提示早期心衰
- 生物标志物解读:
- BNP>100pg/mL + 心电图低电压 → 需排除心包疾病
- LDL-C>4.1mmol/L + 舌下络脉迂曲 → 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中医相关指标:
- 脉象细弱(沉取无力):提示心气不足,需结合Hb检测(男性<130g/L,女性<120g/L)
- 舌质紫暗(RGB值<120,120,120):对应微循环障碍,建议检测血小板聚集率(>70%为异常)
-
西医实验室指标: 检测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BNP <100 pg/mL 100-400:心功能代偿期;>400:失代偿风险 LDL-C <3.4 mmol/L 3.4-4.1:饮食控制;>4.1:需药物治疗 心率变异性 SDNN>100ms <70ms:自主神经调节失衡 -
影像学阈值:
- E/e'比值(组织多普勒):
- 8-15 → 舒张功能受损
-
15 → 提示明显充盈压升高
- 颈动脉IMT:
-
1.0mm → 动脉硬化早期征象
-
- E/e'比值(组织多普勒):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筛:通过中医四诊(问心悸/把脉/观舌)锁定高危人群
- 验证:心电图+心脏超声确认器质性改变
- 分型:结合血脂、BNP进行证候分类(气血两虚型/痰瘀型)
- 预警: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性评估自主神经功能
注意事项:
- 避免单独依靠舌脉诊断,需与现代检查互为补充
- SDNN降低(<70ms)患者需优先排除糖尿病神经病变
参考文献:
- 《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0版)心系疾病章节
-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疾病诊疗指南(2023版)》
- WHO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I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