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津液证(TM1)Unspecified Fluid patterns (TM1)
编码SF1Z
关键词
索引词Fluid patterns (TM1)、未特指的津液证(TM1)
缩写未特指津液证、津液证-NOS
别名津液失调-未特指、津液亏虚-未特指、津液异常-未特指
未特指的津液证(TM1)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四诊合参辨证:通过中医望闻问切综合评估,确认津液代谢失衡的病机特征,且无法归类于特定津液病证(如肺燥津伤、胃阴不足等)。
- 核心病机确认:脾失健运导致水谷精微转化障碍,或肾阴亏损致水液输布失常(需排除器质性疾病)。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主症组合:
- 至少包含2项典型症状:
- 持续口渴咽干(饮水后缓解短暂)
- 唇燥而裂
- 舌红/淡红少苔或无苔
- 至少包含1项体征:
- 脉象细数或细弱
- 皮肤干燥无泽
- 病机印证:
- 存在明确内因(情志不畅、年老体衰)或外因(环境燥热、饮食辛辣)诱发病史。
- 主症组合: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次症组合:
- 小便短少(尿量减少+色黄)
- 大便干结
- 神疲乏力
- 眼/鼻干燥
- 实验室趋势:
- 尿比重 >1.020(提示体液浓缩)
- 血细胞比容较基线升高 >5%(提示血液浓缩趋势)
- 次症组合: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
- 金标准(四诊合参+病机确认)
- 必须条件(主症+体征组合)
- 支持条件满足≥3项可增强诊断可靠性。
- 确诊需同时满足:
二、辅助检查
-
中医四诊评估体系:
mermaid graph TD A[中医四诊] --> B[望诊] A --> C[闻诊] A --> D[问诊] A --> E[切诊] B --> F1(舌象:苔少/无苔) B --> F2(唇裂/皮肤干燥) D --> G1(口渴/二便异常) D --> G2(疲劳/情志史) E --> H1(脉细数/细弱)- 判断逻辑:
- 舌诊为关键:少苔/无苔直接反映津亏程度(>70%诊断权重)
- 脉象与主症需一致:细数脉需伴口渴/燥热,细弱脉需伴神疲
- 问诊排除器质性疾病:需确认无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
- 判断逻辑:
-
现代医学鉴别检查:
- 尿液浓缩功能检测:
- 尿渗透压 >600 mOsm/kg(支持津液输布障碍)
- 黏膜功能评估:
- Schirmer试验(泪液分泌<5mm/5min提示眼干)
- 唾液流率测定(<0.1mL/min提示口干)
- 尿液浓缩功能检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核心指标:
- 尿比重升高(>1.020):
- 意义:反映肾小管浓缩功能代偿性增强,提示机体缺水状态
- 处理:需结合舌象,若苔少+尿比重高→ 确认津亏证
- 血细胞比容增高趋势:
- 意义:血液浓缩征象(非绝对增高),提示体液分布失衡
- 处理:复查基线值,持续升高需排查出血或脱水
- 尿比重升高(>1.020):
-
支持性指标:
- 血清电解质:
- 高钠血症(>145 mmol/L):提示水分摄入不足
- 处理:调整饮水方案,忌用利尿食物(如咖啡)
- 炎症标志物:
- CRP正常:排除感染性燥证(如发热伤津)
- 血清电解质:
-
特征性阴性指标:
- 空腹血糖正常:排除消渴病(糖尿病)
- 抗SSA/SSB抗体阴性:排除干燥综合征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路径:
- 四诊确认病机 → 主症体征组合 → 排除器质性疾病 → 确诊TM1
- 实验室价值定位:
- 尿比重/血细胞比容为量化支持指标,但不可替代四诊
- 阴性指标(血糖/抗体)用于关键鉴别
- 警示要点:
- 长期舌光无苔+脉细数 → 警惕气阴两虚转归
- 尿比重持续>1.030 → 需排查肾性尿崩症
参考文献:
- WHO ICD-11传统医学章节(2019)
- 《中医诊断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教材,第10版)
- 《中医内科学·津液病证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