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痹病(TM1)Other specified Joint impediment disorders (TM1)
编码SC5Y
关键词
索引词Joint impediment disorders (TM1)、其他特指的痹病(TM1)
其他特指的痹病(TM1)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核心症状三联征:
- 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酸痛、胀痛或刺痛等)
- 屈伸活动受限(至少1个关节活动度减少≥30%)
- 症状持续≥6周且具有晨僵特征(晨僵时间≥30分钟)
- 核心症状三联征:
-
支持条件(辨证依据):
- 外邪侵袭证据:
- 疼痛性质与环境关联(寒冷加重冷痛,潮湿加重酸重感)
- 舌象特征(苔白腻提示寒湿,苔黄腻提示湿热)
- 体质相关表现:
- 阳虚质:畏寒肢冷,舌淡胖有齿痕
- 痰湿质:体胖倦怠,脉滑或濡
- 外邪侵袭证据:
-
排除标准:
- 不符合类风湿关节炎(ACR/EULAR 2010标准)
- 排除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分级≤Ⅱ级)
- 无系统性红斑狼疮(SLICC标准)证据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血常规) B --> B2(ESR) B --> B3(CRP) B --> B4(类风湿因子) B --> B5(抗CCP抗体)
C --> C1(X线) C --> C2(MRI) C --> C3(超声)
D --> D1(关节活动度测量) D --> D2(压痛评分) D --> D3(晨僵时间记录)
判断逻辑:
-
实验室检查:
- ESR/CRP升高(>20mm/h,>5mg/L)支持炎症活动,但需排除感染
- 类风湿因子阴性(<20 IU/ml)用于排除类风湿关节炎
- 抗CCP抗体阴性(<5 U/ml)强化排除类风湿依据
-
影像学检查:
- X线:发现关节间隙非对称性狭窄(>2mm差异)但无骨赘形成
- MRI:显示滑膜增厚(厚度≥3mm)伴T2加权高信号,无明确骨侵蚀
- 超声:检测到关节腔积液(深度≥4mm)和血流信号增强(PDUS≥2级)
-
功能评估:
- 采用HAQ-DI量表评估日常活动受限程度(≥1.5分提示显著功能障碍)
- 压痛关节计数≥3个(采用28关节评估法)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处理建议 |
---|---|---|---|
ESR | 0-20 mm/h | >20提示慢性炎症活动 | 评估疾病活动度,监测治疗反应 |
CRP | 0-5 mg/L | >5支持炎症存在 | 需排除感染后指导抗炎治疗 |
IL-6 | 0-7 pg/ml | >10反映Th17通路激活 | 考虑生物制剂干预 |
维生素D | 30-100 ng/ml | <20提示缺乏 | 补充维生素D 2000 IU/天 |
HLA-B27 | 阴性 | 阳性者关节炎进展风险↑ | 加强关节保护训练 |
四、诊断流程整合
- 初筛阶段:症状问卷+基础实验室检查(ESR/CRP/X线)
- 鉴别阶段:MRI+自身抗体谱检测(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
- 确诊阶段:中医四诊合参(舌脉证候)+功能评估
- 分层管理:根据炎症程度(CRP分层)和功能障碍(HAQ评分)制定个体化方案
参考文献:
- 中华中医药学会《痹病中医诊疗指南》(2020版)
- ACR《风湿病分类标准应用指南》(2021更新)
- 《风湿病学》(第10版)Elsevier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