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幻觉Unspecified Hallucinations
编码MB27.2Z
关键词
索引词Hallucinations、未特指的幻觉、幻觉
缩写WTDHX、MB27-2Z
别名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躯体幻觉、临睡幻觉、醒前幻觉
未特指的幻觉 (ICD-11 MB27.2Z) 诊断标准与辅助检查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 临床评估确诊:
- 通过结构化访谈(如SCID-5)确认存在至少一种无法归因于特定幻觉类型的持续性感知异常体验(≥1个月),且排除器质性疾病或物质影响。
必须条件(确诊核心)
- 核心症状存在:
- 持续≥1个月的幻觉体验(任意感官通道),患者明确感知且无法自主控制。
- 幻觉内容不符合特定类型标准(如精神分裂症的评论性幻听、谵妄的视幻觉)。
- 排除标准:
- 无急性中毒/戒断状态(通过毒物筛查确认)。
- 无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MRI/EEG正常)。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
- 临床表现阈值:
- 伴随≥2项相关症状:
- 情感反应(焦虑/恐惧评分≥中度)
- 认知功能下降(MoCA评分≤26)
- 睡眠障碍(PSQI评分≥8)
- 伴随≥2项相关症状:
- 行为观察指标:
- 观察到与幻觉相关的反应性行为(如自语、躲避动作)≥3次/周。
二、辅助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幻觉诊断评估] --> B[临床评估]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影像学检查] A --> E[神经生理学检查]
B --> B1(结构化访谈 SCID-5) B --> B2(行为观察量表) B --> B3(症状自评量表 PANSS)
C --> C1(毒物筛查) C --> C2(代谢指标) C --> C3(感染标志物)
D --> D1(脑部MRI) D --> D2(fMRI)
E --> E1(脑电图 EEG) E --> E2(诱发电位)
判断逻辑
- SCID-5访谈:
- 阳性结果:明确幻觉特征与持续时间,区分幻觉类型。
- 阴性结果:需排除做作性障碍或虚构症状。
- 脑部MRI:
- 异常意义:颞叶/前额叶病变提示器质性幻觉,正常结果支持原发性知觉障碍。
- fMRI:
- 判断逻辑:颞叶过度激活+前额叶抑制提示感知-认知整合失调。
- EEG:
- 解读:θ/γ波异常(如颞叶痫样放电)需优先排除癫痫性幻觉。
- 毒物筛查:
- 关键指标:苯丙胺、LSD、可卡因阳性提示物质诱发幻觉。
三、实验室参考值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血清多巴胺代谢 | HVA: 5-15 ng/mL | ↑提示多巴胺能亢进(精神分裂症性幻觉风险↑) |
CRP | <5 mg/L | ↑>20 mg/L提示炎症/感染性病因 |
TSH | 0.4-4.5 mIU/L | ↑>10 mIU/L需排除甲状腺性脑病 |
维生素B12 | 200-900 pg/mL | ↓<150 pg/mL提示营养缺乏性神经病变 |
毒物筛查 | 阴性 | 苯丙胺/LSD阳性需立即终止物质暴露 |
自身抗体 | ANA<1:80 | 阳性提示自身免疫性脑炎(抗NMDA受体抗体等) |
异常处理建议:
- 代谢指标异常 → 纠正电解质/内分泌紊乱
- 感染标志物↑ → 抗感染治疗+重复评估
- 自身抗体阳性 → 神经免疫学专科会诊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路径:
- 核心症状(幻觉持续≥1月)+ 排除器质性疾病 → 临床确诊
- 辅助证据链:
- fMRI/EEG异常支持神经生物学机制
- 行为量表量化症状严重度
- 警示征象:
- 急性发作+毒物阳性 → 按物质所致幻觉处理
- 局灶神经体征+MRI异常 → 神经科优先评估
参考文献:
- WHO《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指南》
- APA《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 《柳叶刀神经病学》幻觉的神经机制研究(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