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排便的症状或体征,未特指的Unspecified Symptoms or signs involving elimination
编码MB2A.Z
关键词
索引词Symptoms or signs involving elimination、涉及排便的症状或体征,未特指的、涉及排便的症状或体征
缩写MB2A-Z
别名未特指的排便症状或体征、不明确排便问题、非特定排便异常
涉及排便的症状或体征(未特指)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排除性诊断:通过系统检查排除所有已知器质性疾病(如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感染性肠炎等)后,结合典型症状确立诊断。
- 罗马IV标准适用性:符合功能性胃肠病(FGIDs)中"功能性排便障碍"或"肠易激综合征"的核心症状标准。
-
必须条件:
- 持续性排便异常:至少3个月内每周出现≥1次的下列症状:
- 排便频率异常(<3次/周或>3次/日)
- 粪便性状改变(Bristol分型1-2型或6-7型)
- 排便费力感或排便不尽感
- 排除器质性疾病:
- 结肠镜/影像学无结构性病变
- 实验室检查无感染/炎症证据(如粪钙卫蛋白阴性)
- 持续性排便异常:至少3个月内每周出现≥1次的下列症状:
-
支持条件:
- 症状组合(符合≥2项):
- 腹胀(发生频率>25%)
- 腹痛(排便后缓解)
- 黏液便(非血性)
- 阈值标准:
- 症状持续≥6个月(罗马IV标准)
- 心理社会因素(如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异常)
- 症状组合(符合≥2项):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病史与体格检查]
A --> C[粪便常规+隐血]
B --> D[直肠指诊]
C --> E[阳性?]
E -->|是| F[结肠镜/CT]
E -->|否| G[功能检测]
G --> H[肛门直肠测压]
G --> I[球囊逼出试验]
G --> J[结肠传输试验]
判断逻辑:
-
病史与体格检查:
- 重点:排便习惯史、药物史、精神压力源
- 直肠指诊:评估括约肌张力及盆底协调性(矛盾收缩提示盆底失弛缓)
-
粪便检查:
- 隐血阳性→需结肠镜排除肿瘤
- 白细胞/寄生虫阳性→提示感染性腹泻
-
功能检测:
- 肛门直肠测压:
- 异常意义:肛管静息压<40mmHg提示括约肌无力;排便时压力不降反升→盆底失协调
- 球囊逼出试验:
-
60秒未能排出→直肠推进力不足
-
- 结肠传输试验:
-
80%标志物滞留72小时→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
- 肛门直肠测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提示感染(如细菌性肠炎)
- 血红蛋白↓:需排查慢性失血(肿瘤/IBD)
-
甲状腺功能:
- TSH↑+FT4↓(甲减):便秘主要病因,需激素替代治疗
- TSH↓+FT4↑(甲亢):腹泻常见原因
-
电解质:
- 血钾<3.5mmol/L:加重肠蠕动减弱→便秘恶化
- 血钙>2.6mmol/L:可能诱发便秘
-
炎症标志物:
- CRP>10mg/L或ESR>20mm/h:提示器质性疾病(如IBD)
- 粪钙卫蛋白>50μg/g:肠道炎症敏感指标
-
血清学:
- 抗TTG抗体阳性:提示乳糜泻→需内镜确诊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路径:症状评估→排除器质性疾病→功能检测分型
- 关键决策点:
- 报警征象(便血/体重↓/贫血)→立即结肠镜
- 无报警征象+支持条件→优先功能检测
- 治疗导向:
- 盆底失协调→生物反馈治疗
- 结肠慢传输→促动力药物
参考文献:
- 罗马基金会《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诊断标准》
- WGO《全球便秘诊治指南》
- AGA《肠易激综合征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