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缺失Analgesia
编码MB40.8
关键词
索引词Analgesia、痛觉缺失、偏身痛觉缺失
缩写痛觉丧失、无痛觉
别名失去痛觉、无疼痛感
(MB40.8)痛觉缺失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
疼痛感知缺失:
- 对伤害性刺激(如针刺、切割、烧伤)完全无痛觉反应(发生率:先天性病例100%,获得性病例中根据损伤范围不同可达70%-100%)。
- 深部组织损伤(如骨折、关节脱位)同样无痛感(常见于先天性患者)。
-
温度觉减退:
- 部分患者合并温度觉感知障碍(先天性患者中30%-50%,获得性患者中根据损伤部位而异)。
伴随症状
- 反复创伤史:
- 因缺乏疼痛预警机制,常见无意识自伤行为(如咬伤舌头、反复骨折)(先天性患者中80%-90%)。
- 运动协调异常:
- 因本体感觉代偿性调整,可出现步态不稳(先天性患者中40%-6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皮肤损伤证据:
- 陈旧性瘢痕、未察觉的烧伤/冻伤(发生率:先天性患者90%以上,获得性患者中根据病程长短差异显著)。
- 骨骼畸形:
- 反复微骨折导致的Charcot关节(先天性患者中30%-40%,糖尿病神经病变继发痛觉缺失者中15%-25%)。
神经学体征
- 痛觉测试无反应:
- 针刺、热板试验等标准化检测显示痛阈显著升高或缺失(诊断必需体征)。
- 其他感觉保留:
- 触觉、振动觉等可能正常(取决于损伤类型,中枢性病变中更易合并其他感觉障碍)。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基因检测:
- SCN9A基因突变检出率在先天性无痛症中达80%-90%(NEJM 2006;354:1585-1593)。
- 神经电生理:
- 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区别于周围神经病变),但诱发电位显示脊髓-皮层传导异常(中枢性病例中70%-80%)。
- 影像学表现:
- MRI可显示脊髓空洞症、脑干病变等器质性损伤(获得性病例中30%-50%)。
注意事项
- 先天性痛觉缺失患者往往婴幼儿期即出现反复口腔损伤(咬唇/舌)及角膜擦伤(因无眨眼反射)。
- 获得性病例需重点排查糖尿病、维生素B12缺乏、麻风等继发因素(Lancet Neurol 2012;11:1012-1024)。
- 痛觉缺失合并体温调节障碍提示下丘脑或自主神经受累(发生率约10%-15%)。
注:发生率数据主要基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及《柳叶刀神经病学》的队列研究,部分亚型发生率因样本量限制存在统计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