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Other specified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编码EK00.Y
关键词
索引词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其他特指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按变应原归类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按变应原归类的变应性接触性湿疹、因低分子量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接触性湿疹,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缩写AKP、AKXZPY
别名过敏性接触性皮肤炎症-其他特指、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肤炎症-其他特指、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其他类型
其他特指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EK00.Y)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斑贴试验阳性:通过标准化过敏原测试(如欧洲标准系列或北美接触性皮炎组系列)确认特异性过敏原反应,表现为测试部位红斑、水肿或水疱形成(≥++反应)。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典型皮损表现:接触部位出现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或水疱,伴有瘙痒或灼痛。
- 明确过敏原暴露史:发病前48-72小时有明确接触可疑致敏物质史(如工业化学品、衣物染料、化妆品等)。
- 斑贴试验阳性:符合上述金标准。
-
支持条件(加强诊断)
- 组织病理学特征:皮肤活检显示表皮海绵形成+真皮层淋巴细胞浸润(阳性预测值>85%)。
- 反复发作史:相同过敏原暴露后症状复现≥2次(敏感性70%)。
- 排除其他皮炎:无特应性皮炎、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或感染性皮肤病的证据。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过敏原检测] A --> C[组织学评估] A --> D[鉴别诊断] B --> B1[斑贴试验] B --> B2[点刺试验] B --> B3[血清IgE检测] C --> C1[皮肤活检] D --> D1[皮肤镜] D --> D2[真菌镜检] D --> D3[细菌培养]
判断逻辑
- 斑贴试验:
- 阳性判定:48-72小时后出现≥1个水疱或强烈红斑(++/+++)
- 价值:明确致敏原,指导避免接触(金标准)
- 皮肤活检:
- 关键指标:海绵水肿+CD4+T细胞浸润提示ACD
- 鉴别:与银屑病(Munro微脓肿)或淋巴瘤(异型细胞)区分
- 皮肤镜:
- ACD特征:红色背景+点状血管+黄色鳞屑(敏感性78%)
- 血清IgE:
- 价值:排除Ⅰ型超敏反应(如荨麻疹),ACD通常正常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斑贴试验反应 | 阴性(-) | ++/+++:确诊ACD; +:可疑需结合临床; IR(刺激反应):需重复测试 |
皮肤活检 | 无海绵水肿/浸润 | 表皮海绵水肿+真皮淋巴细胞浸润:支持ACD诊断 |
血嗜酸性粒细胞 | 0.5-5% (0.05-0.5×10⁹/L) | >8%:提示过敏状态或寄生虫感染,非ACD特异性 |
总IgE | <100 kU/L | 显著升高:需排查Ⅰ型超敏反应(如荨麻疹) |
炎症标志物(CRP) | <5 mg/L | 升高提示继发感染(如细菌性蜂窝织炎)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核心确诊路径:典型皮损 + 暴露史 + 斑贴试验阳性
- 复杂病例处理:
- 斑贴试验阴性但高度疑似 → 行重复试验或扩展过敏原系列
- 慢性苔藓化皮损 → 皮肤活检排除其他疾病
- 治疗监测指标:
- 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评估治疗响应
- 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升高提示并发特应性疾病
参考文献:
《接触性皮炎诊断国际共识》(ICDRG)
《中国接触性皮炎诊疗指南(2023版)》
J Am Acad Dermatol. 2022;86(3):53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