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获得性毛干疾病Other specified Acquired disorders of the hair shaft

更新时间:2025-06-19 03:54:09
编码ED73.Y

关键词

索引词Acquired disorders of the hair shaft、其他特指的获得性毛干疾病、结节性脆发病、叉状发、多生毛、毛发打结
缩写OTAGD
别名获得性毛干异常、后天性毛干病变、后天性毛干异常、获得性毛干病

其他特指的获得性毛干疾病 (ED73.Y)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1. 显微形态学确诊
    • 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镜显示特征性毛干结构异常(如结节性脆发、纵裂、毛小皮剥离等),排除遗传性毛干疾病。

必须条件

  1. 核心临床表现
    • 毛发脆性增加(拉力试验阳性:轻拉即断裂)
    • 至少一种典型形态学改变:分叉、螺旋状扭曲、色素分布不均
    • 明确获得性病因暴露史(如化学处理、热损伤、营养缺乏等)

支持条件

  1. 病因关联证据
    • 实验室检测证实相关代谢异常(如铁蛋白<15 μg/L,TSH>4.5 mIU/L)
    • 毛囊周围炎症表现:皮肤镜见毛周红斑/鳞屑(发生率20-40%)
  2. 排除性指标
    • 基因检测排除已知遗传性毛干疾病(如Netherton综合征)
    • 无先天性毛发异常家族史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病史与体格检查] A --> C[毛发显微分析] B --> D[病因筛查] C --> E[结构异常分型] D --> F[营养代谢检测] D --> G[外源暴露评估] E --> H[确诊分型]

判断逻辑

  1. 毛发显微分析
    • 光学显微镜:发现毛干纵裂/结节→提示机械性损伤
    • 扫描电镜:毛小皮剥离/角蛋白破坏→化学损伤特征
  2. 病因筛查
    • 营养代谢异常(铁/锌/生物素缺乏)→需生化验证
    • 热工具使用史+毛干气泡形成→热损伤确诊
  3. 皮肤镜检查
    • 毛囊周围黄点征→提示炎症性毛干疾病
    • 毛干直径变异>20%→支持获得性病因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血清铁蛋白 15-150 μg/L <15 μg/L:提示缺铁性毛干脆弱,需补铁治疗
TSH 0.4-4.5 mIU/L >4.5 mIU/L: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角蛋白合成障碍
血清锌 70-120 μg/dL <60 μg/dL:锌缺乏致毛干结构松散,需锌剂补充
血维生素B7 0.2-1.8 ng/mL <0.1 ng/mL:生物素缺乏引起毛干纵裂
CRP <5 mg/L >10 mg/L:提示伴发炎症性皮肤病(如毛发扁平苔藓)
毛发微量元素 锌>160 ppm 锌<100 ppm:外源性污染(如硬水)导致毛干矿化异常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确诊路径
    • 显微毛干异常 + 获得性暴露史 → 核心诊断
    • 支持性实验室异常 → 病因确认
  2. 鉴别重点
    • 遗传性疾病:通过基因检测/家族史排除
    • 其他获得性脱发:毛干结构异常为特异性标志
  3. 治疗关联
    • 营养指标异常需针对性补充(如铁剂/锌剂)
    • 化学损伤需立即终止暴露+修复性护发

权威参考文献

  • 《Rook'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第9版)毛干疾病章节
  • 美国皮肤病学会(AAD)《获得性毛发疾病诊疗指南》
  • WHO ICD-11 皮肤疾病分类标准(ED73.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