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急性呼吸衰竭Unspecified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编码CB41.0Z
关键词
索引词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未特指的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ARF[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肺功能不全、急性呼吸衰竭 [possible translation]、胸腔手术后的急性肺功能不全、非胸腔手术后的急性肺功能不全
缩写急性-呼吸衰竭、ARF
别名急性-呼吸困难、急性-呼吸暂停
未特指的急性呼吸衰竭 (CB41.0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动脉血气分析(ABG):
- 必须条件:
- 静息状态下,海平面水平呼吸空气时:
- 动脉血氧分压(PaO₂)< 60 mmHg(低氧血症)
-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 50 mmHg(高碳酸血症)
- 或氧合指数(PaO₂/FiO₂)< 300 mmHg(无论是否使用机械通气)
- 必须条件: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急性起病:
- 症状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迅速进展。
- 呼吸功能障碍证据:
- 需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 呼吸频率 > 24 次/分钟
- 三凹征(胸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凹陷)
- 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如颈肌紧张)
- 需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 组织缺氧表现:
- 发绀(口唇、甲床等部位)
- 意识障碍(烦躁、昏迷等)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病因关联(满足任意一项):
- 呼吸系统疾病:肺部湿啰音、影像学浸润影
- 神经肌肉疾病:肌力减退、呼吸驱动力下降
- 胸廓病变:创伤体征、胸腔积液/气胸影像
- 实验室阈值:
- 血乳酸 > 2 mmol/L(提示组织缺氧)
-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₂)> 30 mmHg(换气障碍)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评估(床旁快速检查)
├─ 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频率、SpO₂)
├─ 动脉血气分析(ABG)
├─ 胸部听诊(啰音、呼吸音减弱)
二级评估(影像学与基础实验室)
├─ 胸部影像学
│ ├─ X线(肺部浸润、气胸)
│ └─ CT(间质病变、栓塞征象)
├─ 血常规+CRP(感染标志)
├─ BNP/NT-proBNP(心源性鉴别)
三级评估(病因深度排查)
├─ 超声心动图(心功能评估)
├─ 痰培养/PCR(病原体检测)
├─ 肌电图/神经传导(神经肌肉病变)
└─ D-二聚体+CTPA(肺栓塞筛查)
判断逻辑
- 动脉血气分析:
- PaO₂ < 60 mmHg:直接诊断低氧性呼吸衰竭。
- PaCO₂ > 50 mmHg:提示通气不足,需排查神经肌肉或气道阻塞病因。
- 胸部影像学:
- X线弥漫浸润影:支持ARDS或肺炎;单侧气胸/积液:提示机械性限制。
- CT磨玻璃样变:指向间质性肺病或早期ARDS。
- BNP/NT-proBNP:
- > 100 pg/mL:提示心源性肺水肿,需利尿治疗。
- D-二聚体+CTPA:
- D-二聚体 > 500 μg/L + CTPA充盈缺损:确诊肺栓塞。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动脉血气分析:
- PaO₂ < 60 mmHg:需立即氧疗,FiO₂ > 50%无效时考虑机械通气。
- PaCO₂ > 50 mmHg:评估通气支持需求(无创/有创通气)。
- 血乳酸:
- > 4 mmol/L:提示休克或严重组织缺氧,需扩容/血管活性药物。
- 炎症标志物:
- CRP > 50 mg/L + 白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需抗生素覆盖。
- BNP/NT-proBNP:
- > 400 pg/mL:强烈支持心源性病因,限制液体+利尿治疗。
- D-二聚体:
- > 1000 μg/L:需紧急排除肺栓塞(即使CTPA阴性)。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动脉血气分析(PaO₂ < 60 mmHg ± PaCO₂ > 50 mmHg)是金标准。
- 病因分层:
- 影像学定位肺/胸廓病变 → 超声/CT引导干预
- BNP区分心/肺源性 → 指导液体管理
- D-二聚体筛查栓塞 → 启动抗凝治疗
- 紧急处理:
- 低氧血症:立即高流量氧疗 → 无效则机械通气
- 高碳酸血症:无创通气优先 → 意识障碍需插管
参考文献:
《重症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ATS/ERS《急性呼吸衰竭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