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进行性局灶性萎缩Unspecified Progressive focal atrophies

更新时间:2025-06-18 19:32:24
编码8A21.Z

关键词

索引词Progressive focal atrophies、未特指的进行性局灶性萎缩、进行性局灶性萎缩
缩写WZJXJXWS、未指进行性局灶萎缩
别名局灶性萎缩、进行性局灶萎缩、不明原因进行性局灶性萎缩、不明原因进行性局灶萎缩、不明原因局灶性萎缩、不明原因局灶萎缩

未特指的进行性局灶性萎缩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MRI检查显示特定脑区(额叶/颞叶/顶叶)的局灶性萎缩,表现为脑沟加深(≥3 mm)、脑回变窄及邻近脑室扩大(侧脑室宽度≥15 mm)。
    • 神经心理学评估异常
      • 韦氏记忆量表评分低于年龄匹配正常值2个标准差以上,或执行功能测试(如Stroop测试)显著受损。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排除依据)

    • 核心症状
      • 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语言/执行功能≥1项受损)。
      • 性格改变(淡漠/易激惹)或行为异常(社交退缩/重复动作)。
    • 病程特征
      • 症状持续进展超过12个月,且呈局灶性功能损害模式。
    • 排除标准
      • 排除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PET阴性)、血管性痴呆(Fazekas评分<2级)、路易体痴呆(无波动性认知障碍)。
  3. 阈值标准

    • 确诊需同时满足:
      • MRI局灶性萎缩特征
      • 神经心理学测试显著异常
      • 排除其他特异性神经退行性疾病
    • 疑似诊断(无MRI证据时):
      • 典型症状+PET显示局灶代谢减低(rCBF降低≥30%)+随访6个月进展证据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结构性影像(必需)
    │ ├─MRI(T1加权像):评估脑萎缩程度
    │ └─CT(替代方案):检测脑室扩大
    └─功能性影像(可选)
    ├─FDG-PET:检测代谢减低区域
    └─DTI:评估白质纤维束损伤

  2. 判断逻辑

    • MRI
      • 额叶萎缩(额角指数≤0.35)→提示执行功能障碍
      • 颞叶内侧萎缩(MTA评分≥2级)→需与阿尔茨海默病鉴别
    • PET
      • 局灶性低代谢区与临床症状对应→支持诊断
      • 多灶性/弥漫性代谢异常→需考虑其他痴呆类型
    • 神经心理评估
      • 孤立性语言流畅性下降(语义范畴<15词/分钟)→提示左侧颞叶受累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常规实验室检查

    • 血液生化正常(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排除代谢性脑病
    • 甲状腺功能正常(TSH 0.4-4.0 mIU/L):排除甲状腺相关性认知损害
  2. 特殊检测

    • MAPT基因检测阳性
      • 发现tau蛋白基因突变(如P301L)→提示遗传性额颞叶变性亚型
    • CSF分析
      • Aβ42正常(>600 pg/mL)+ tau蛋白正常→排除阿尔茨海默病
      • 寡克隆带阴性→排除多发性硬化
  3. 影像学量化指标

    • 脑萎缩率(年化体积损失>2.5%)→提示快速进展需加强随访
    • 海马旁回厚度<2.5 mm→提示颞叶受累需鉴别阿尔茨海默病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MRI结构性改变与神经心理特征性损害模式。
  • 关键鉴别需通过PET/CSF排除阿尔茨海默病等特异性病因。
  • 实验室价值主要体现在排除诊断而非确诊支持,基因检测仅适用于年轻发病或家族史阳性者。

参考文献

  1. McKhann GM, et al. Neurology. 2011(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标准)
  2. Jack CR Jr, et al. Alzheimers Dement. 2018(MRI量化测量指南)
  3. Rascovsky K, et al. Brain. 2011(额颞叶变性诊断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