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病变所致的神经根病Radiculopathy due to intervertebral disc disorders

更新时间:2025-06-18 11:09:26
编码8B93.6

关键词

索引词Radiculopathy due to intervertebral disc disorders、椎间盘病变所致的神经根病
缩写椎间盘神经根病、椎间盘源性神经根病
别名颈椎间盘病变所致神经根病、腰椎间盘病变所致神经根病、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椎间盘疾病引起的神经根病变、椎间盘损伤导致的神经根病

椎间盘病变所致的神经根病(ICD-11: 8B93.6)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1. 根性疼痛

    • 特征:沿受累神经根分布区域放射的锐痛或电击样疼痛,常见于腰部、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或足部延伸(高发,70%-90%)[1][3]。
    • 加重因素:咳嗽、喷嚏、久坐或腰椎活动时疼痛加剧(常见,80%-90%)[3]。
  2. 感觉异常

    • 麻木与刺痛:受累皮节区(如L5神经根对应小腿外侧,S1对应足底)感觉减退或蚁走感(常见,60%-80%)[1][3]。
    • 温度觉异常: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温度感知异常(较少见,20%-30%)[1]。
  3. 肌力减退

    • 下肢无力:特定肌群受累(如L5神经根受压致踝背屈无力,S1致跖屈无力)(中等,40%-60%)[3]。
    • 精细动作障碍:如足趾活动不灵活(较少见,15%-25%)[1]。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1. 神经根张力征

    • 直腿抬高试验(SLR)阳性:患肢抬高30°-70°时诱发疼痛(高特异性,80%-90%)[3][5]。
    • 交叉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对侧肢体抬高引发患侧疼痛(提示严重压迫,30%-50%)[5]。
  2. 反射异常

    •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S1神经根受压,50%-70%)[3]。
    • 膝反射异常(L4神经根受累,较少见,10%-20%)[1]。
  3. 肌肉萎缩与运动功能减退

    • 腓肠肌或胫前肌萎缩(慢性病程中,20%-40%)[3]。
    • 步态异常:如跛行或拖步(中等,30%-50%)[5]。

影像学特征

  1. MRI表现

    • 椎间盘突出或脱出:T2加权像显示髓核信号降低,纤维环破裂伴神经根受压(检出率90%-95%)[3][5]。
    • 神经根水肿:轴位像可见神经根周围高信号(中等,40%-60%)[5]。
  2. CT检查

    • 骨赘或椎间孔狭窄:三维重建显示椎间孔容积减少(特异性高,70%-85%)[3]。

实验室特征

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但电生理检查可辅助定位:

  • 肌电图(EMG):受累神经根支配肌肉出现纤颤电位或运动单位电位减少(敏感度60%-80%)[3]。

参考文献

  1.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21)
  2. Radiculopathy: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Features(J Neurosurg Spine, 2019)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进展(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0)
  4. 神经根压迫的生物力学机制(Spine, 2018)

注:症状与体征的发生率基于临床队列研究数据,影像学特征依据MRI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