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损害Lesion of sciatic nerve
编码8C11.0
子码范围8C11.00 - 8C11.0Z
关键词
索引词Lesion of sciatic nerve
同义词Sciatic neuropathy、坐骨神经病变 [possible translation]
缩写SGSS
别名坐骨神经伤、坐骨神经受损、坐骨神经病变、坐骨神经病损、坐骨神经功能障碍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临床表现
--慢性周围神经性疼痛具有病因
脊椎病
FB0Y其他特指的脊椎病FB0Z未特指的脊椎病FB00脊椎关节强直FB00其他特指的与脊柱相关的情况FB00未特指的与脊柱相关的情况FB00脊柱不稳定性疾患 脊柱退行性病变
FA84脊椎前移FA84.Z未特指的脊椎前移FA81.0椎弓峡部裂伴滑脱FA80椎间盘退变FA80.Y其他特指的椎间盘退变FA80.Z未特指的椎间盘退变FA81.1椎弓峡部裂不伴滑脱FA80.2颈椎间盘退变伴脊椎骨赘FA80.0颈椎间盘退变不伴椎间盘脱出FA80.3颈椎间盘退变伴神经系统受累FA84.1脊椎前移不伴峡部缺损FA85.10局限性终板中央缺损FA82椎管狭窄FA80.8腰椎间盘退变不伴椎间盘脱出FA80.1颈椎间盘退变伴椎间盘脱出FA85脊柱终板缺损FA85.Y其他特指的脊柱终板缺损FA85.Z未特指的脊柱终板缺损FA80.4胸椎间盘退变不伴椎间盘脱出FA80.5胸椎间盘退变伴椎间盘脱出FA85.0脊柱骨骺病,病因未明FA80.A腰椎间盘退变伴脊椎骨赘FA84.0脊椎前移伴峡部缺损FA85.1脊柱骨骺病, 病因明确FA85.1Y其他特指的脊柱骨骺病, 病因明确FA85.1Z未特指的脊柱骨骺病, 病因明确FA80.6胸椎间盘退变伴脊椎骨赘FA85.11多个终板前部缺损FA8Y其他特指的脊柱退行性病变FA8Z未特指的脊柱退行性病变FA80.B腰椎间盘退变伴神经系统受累FA83脊柱韧带骨化FA81椎弓峡部裂FA81.Z未特指的椎弓峡部裂FA85.12环状骨突分离FA80.9腰椎间盘退变伴椎间盘脱出FA80.7胸椎间盘退变伴神经系统受累 脊柱的结构性疾患
FA72.1脊椎棘突吻合FA70.0脊柱后凸FA72.3椎骨疲劳性骨折FA70.1脊柱侧凸FA70.2脊柱前凸FA72.2创伤性脊椎病FA7Y其他特指的脊柱的结构性疾患FA7Z未特指的脊柱的结构性疾患FA70脊柱畸形FA70.Z未特指的脊柱畸形FA72.4椎体塌陷,不可归类在他处者FA71斜颈FA72.0强直性骨肥厚FA72椎骨疾患FA72.Y其他特指的椎骨疾患FA72.Z未特指的椎骨疾患 脊柱炎症
FA91椎间盘感染FA92.0中轴型脊柱关节炎FA92.0Y其他特指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FA92.0Z未特指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FA92.01骶髂关节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FA92炎性脊柱关节炎FA92.Y其他特指的炎性脊柱关节炎FA92.Z未特指的炎性脊柱关节炎FA90.0脊椎感染,病因未明FA90.1脊椎感染,病因明确FA92.00脊柱附着点炎FA9Y其他特指的脊柱炎症FA9Z未特指的脊柱炎症FA90脊椎感染FA90.Y其他特指的脊椎感染FA90.Z未特指的脊椎感染FA92.1外周型脊柱关节炎坐骨神经损害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坐骨神经损害是指影响到坐骨神经功能的各种疾病或损伤。坐骨神经是人体中最长且最粗的一条周围神经,它由腰骶神经根(L4-S3)组成,并在腘窝附近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支,负责支配下肢大部分肌肉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当坐骨神经受到损害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坐骨神经痛、肌肉无力或麻痹以及感觉异常。
病因学特征
-
直接创伤:
- 直接切割伤:如刀割伤、电锯伤等。
- 火器伤:战时常见,和平时期因民用猎枪、自制铁砂枪等原因导致的坐骨神经损伤亦不少见。
- 髋关节脱位或骨折:特别是髋关节后脱位,可能导致坐骨神经受压或拉伸损伤。
- 手术并发症:全髋关节置换术(尤其是后外侧入路)或其他涉及臀部区域的操作可能无意中损伤该神经。
-
压迫性因素:
- 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痉挛或解剖变异可能造成坐骨神经在穿过坐骨大孔时的动态压迫。
-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组织向后侧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尤其是L5-S1水平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影响尤为明显。
- 腰椎管狭窄症:脊柱结构异常导致椎管空间减小,压迫神经根。
- 腰椎退行性病变:骨质增生或韧带肥厚可能间接压迫神经根。
-
其他因素:
- 感染或炎症:原发性坐骨神经炎较为少见,但局部感染或炎症反应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通过代谢异常或微血管病变损害周围神经。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胶原血管病可能累及周围神经系统。
- 医源性因素:臀区药物注射(如抗生素)位置不当可能损伤坐骨神经。
病理机制
-
神经纤维损伤:
- 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神经失用(暂时性传导阻滞)、轴突断裂(轴突损伤但神经鞘完整)及神经断裂(完全性结构破坏)。
-
缺血与再生过程:
- 压迫或创伤导致神经营养血管受损,引发神经缺血性损伤。
- 神经再生能力受损伤类型、部位及修复时机影响,近端损伤再生难度较高。
-
疼痛产生机制:
- 神经根受压引发的炎症介质释放(如P物质、前列腺素)导致神经源性疼痛。
- 慢性损伤可诱发中枢敏化,表现为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疼痛:典型表现为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咳嗽或负重时加重。
- 感觉异常:受累神经支配区域(如足背外侧、足底)出现麻木、针刺感或感觉减退。
- 运动障碍:踝关节背屈/跖屈无力(腓总神经/胫神经受累)、足下垂(严重腓总神经损伤)。
- 反射异常:踝反射减弱(S1神经根受累)或膝反射减弱(L4神经根受累)。
参考文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