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器官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肿瘤Neoplasms of unknown behaviour of urinary organs
编码2F98
关键词
索引词Neoplasms of unknown behaviour of urinary organs、泌尿器官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肿瘤、泌尿器官肿瘤NOS、肾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肿瘤、肿瘤性肾肿块、肾肿瘤NOS、生物学行为未知的球旁肿瘤、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肾素瘤、肾盂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肿瘤、肾盂肿瘤NOS [possible translation]、肾盂肿瘤NOS、肾盂乳头状瘤,生物学行为未知、移行性肾盂乳头状瘤,生物学行为未知、输尿管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肿瘤、输尿管肿瘤NOS、输尿管乳头状瘤,生物学行为未知、输尿管移行性乳头状瘤,生物学行为未知、尿道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肿瘤、尿道肿瘤NOS、膀胱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肿瘤、膀胱肿瘤NOS、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膀胱息肉、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膀胱乳头状瘤、膀胱生物学行为未知的乳头状瘤、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膀胱移行性乳头状瘤、膀胱生物学行为未知的移行细胞乳头状瘤
同义词urinary organ tumour NOS
缩写NOS、UOT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7156 输尿管
XA9L57输尿管膀胱口XA77K2 膀胱
XA2PT2膀胱顶XA2562膀胱后壁XA4P63输尿管口XA4UM5膀胱前壁XA0VZ5膀胱颈XA6SR9膀胱上壁XA8KN5尿道内口XA6KF2膀胱三角XA0R03膀胱壁XA3JA5膀胱侧壁XA4V93 尿路,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XA6RS6上泌尿道XA34X0下泌尿道XA6KU8 肾脏
XA40R2肾小球XA8AN8肾单位XA21J4肾盂XA4UD2肾门XA9Q52肾锥体XA7NQ9输尿管肾盂连接处XA91E4肾髓质XA6N83肾大盏XA2364肾小管XA0AC1肾盏XA35W4肾皮质XA5EP6肾小囊XA8XL0肾小盏XA5TA5 尿道
XA8EW9尿道海绵体部XA4NU9尿道外口XA75T3尿道膜部XA7869尿道前列腺部XA33M0尿道内括约肌XA4DF2尿道外括约肌泌尿器官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肿瘤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泌尿器官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肿瘤(ICD-11 编码:2F98)是指发生在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中的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尚未明确,既不能确定为良性也不能确定为恶性。这类肿瘤可能具有不确定的细胞分化和增殖特征,且缺乏典型的侵袭性和转移性证据。由于其生物学行为不明确,这些肿瘤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病理学检查和长期随访来确定其性质。
病因学特征
-
遗传因素:
- 遗传易感性在某些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例如,Von Hippel-Lindau (VHL) 病变、结节性硬化症(TSC)等遗传性疾病患者发生肾癌的风险较高。
-
环境因素:
- 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或致癌物,如芳香胺类化合物、染料、重金属等,可能增加泌尿系统肿瘤的风险。职业暴露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
生活方式因素:
- 吸烟是已知的泌尿系统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膀胱癌。此外,肥胖、高血压和高脂肪饮食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慢性炎症:
- 某些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慢性膀胱炎、慢性肾盂肾炎等,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反复损伤和修复,从而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
激素失衡:
- 虽然不如其他部位肿瘤显著,但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在某些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例如,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不平衡可能影响某些类型的肾肿瘤。
病理机制
-
细胞分化与增殖:
- 生物学行为未知的泌尿器官肿瘤通常表现为细胞分化程度不一,增殖活性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这些肿瘤可能具有一定的异型性,但缺乏明显的侵袭性和转移性特征。
-
组织学特征:
- 组织学上,这类肿瘤可能表现出混合性特征,如同时存在良性区域和潜在恶性区域。常见的组织类型包括乳头状瘤、息肉样病变等。
-
分子标志物:
-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检测到一些特定的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如VHL基因突变、TP53基因突变等。这些分子标志物有助于进一步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泌尿器官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常见症状包括血尿、腹痛、腰痛、腹部肿块等。
- 无症状的小肿瘤可能在影像学检查中偶然发现。
- 有些患者可能因肿瘤引起的压迫症状而出现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
参考文献:
- 《泌尿系统肿瘤》
- 《现代泌尿外科学》
- 《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以上信息基于现有医学文献和研究结果,旨在提供泌尿器官生物学行为未知的肿瘤的临床与医学定义、病因学特征、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的详细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