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阴道原位癌Unspecified Carcinoma in situ of vagina
编码2E67.2Z
关键词
索引词Carcinoma in situ of vagina、未特指的阴道原位癌、阴道原位癌、阴道鳞状细胞原位癌
缩写VAIN
别名阴道上皮内高度病变
未特指的阴道原位癌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理学诊断:
- 组织活检显示阴道黏膜全层上皮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极性消失、核质比例失调)。
- 基底膜完整(无突破基底膜的浸润证据)。
- 病理学诊断:
-
支持条件(临床与实验室依据):
- 高危型HPV阳性:HPV16/18型检测阳性(需结合病理结果)。
- 细胞学异常:阴道涂片提示H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 典型阴道镜表现:醋酸白上皮/点状血管/镶嵌样改变(需经活检验证)。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仅有细胞学或HPV阳性,需联合以下两项支持条件:
- 阴道镜异常转化区(≥2个象限受累)。
- 持续6个月以上的高危型HPV感染。
二、辅助检查
-
阴道镜检查:
-
检查项目树:
阴道镜初筛
├── 醋酸试验(3%-5%醋酸)
├── 碘试验(Lugol溶液)
└── 靶向活检(异常区域多点取样) -
判断逻辑:
- 醋酸白上皮范围>50%阴道黏膜面积时,CIS可能性>70%。
- 碘试验阴性区与HSIL病理符合率可达85%。
-
-
影像学检查:
- 增强MRI:
- 异常意义:T2加权像显示阴道壁增厚但无深层浸润(与浸润癌鉴别)。
- PET-CT:
- 判断逻辑:病灶SUVmax<2.5支持原位癌诊断(敏感性92%)。
- 增强MRI:
-
分子检测:
- p16/Ki-67双染:
- 阈值:双染阳性细胞占比>30%提示癌前病变进展风险。
- p16/Ki-67双染: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细胞学检查:
- HSIL(ASC-H):进展为浸润癌风险较LSIL高8-10倍。
- 细胞DNA倍体异常:异倍体提示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
-
HPV检测:
- HPV16/18阳性:5年内进展为浸润癌风险达7%-10%。
- 病毒载量>1000 RLU/PC:与病变严重程度正相关。
-
肿瘤标志物:
- SCC-Ag轻度升高(1.5-2.5 ng/mL):需警惕隐匿性病变。
-
免疫组化:
- p16强弥漫阳性:提示HPV相关癌变通路激活。
- Ki-67指数>50%:反映细胞增殖活性异常增高。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组织病理学证实全层上皮异型性且基底膜完整。
- 关键鉴别:需通过影像学排除微浸润(深度<3 mm)及浸润癌。
- 监测重点:高危型HPV持续感染需每3-6个月复查阴道镜。
参考文献:
- FIGO《妇科肿瘤诊治指南(2021)》
- 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2020)》
- ASCCP《宫颈癌前病变管理共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