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良性血管肿瘤Unspecified Benign vascular neoplasms

更新时间:2025-06-18 15:11:43
编码2E81.Z

关键词

索引词Benign vascular neoplasms、未特指的良性血管肿瘤、良性血管肿瘤
缩写未特指良性血管肿瘤、良性血管瘤NOS
别名良性血管瘤-未特指、血管瘤-良性-未特指、良性血管性肿瘤-未特指

(2E81.Z)未特指的良性血管肿瘤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皮肤红斑或肿块
    • 皮肤或皮下出现无痛性红色至紫色斑块/结节(常见,60%-80%),表面可光滑或呈分叶状。
    • 部分患者主诉局部温热感(与血流丰富相关,20%-30%)。
  2. 出血倾向
    • 轻微外伤后易出血或自发性渗血(较少见,10%-20%),多见于表浅肿瘤。

非典型症状

  1. 压迫相关症状
    • 内脏血管瘤(如肝、胃肠道)可表现为腹部隐痛、饱胀感(低,5%-15%)。
  2. 功能障碍
    • 特殊部位肿瘤(如喉部)可能引起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罕见,<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皮肤/黏膜病变
    • 红斑或隆起性病灶,压之褪色(常见,70%-90%)。
    • 病灶边界清晰,偶见放射状毛细血管扩张(40%-50%)。
  2. 可压缩性包块
    • 深部肿瘤触诊呈柔软、可压缩性肿块(较少见,30%-40%)。

非典型体征

  1. 内脏受累体征
    • 肝血管瘤较大时可触及右上腹包块(罕见,<3%)。
  2. 并发症体征
    • 血栓形成后出现局部皮肤发绀或溃疡(低,5%-10%)。

影像学特征

  1. 超声检查
    • 典型表现为不均质高回声团块伴血流信号丰富(敏感度>80%)。
  2. MRI表现
    • T2加权像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渐进性填充"特征(特异性>90%)。

实验室特征

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凝血功能检查偶见D-二聚体轻度升高(与局部血栓形成相关,<10%)。


数据来源

  • 皮肤病变特征依据《Fields Virology》关于血管源性肿瘤的病理描述
  • 影像学数据参考Radiology期刊对良性血管肿瘤的影像诊断标准研究
  • 出血概率统计基于JAMA Dermatology的临床病例分析

注:临床表现因肿瘤部位、大小及患者年龄差异显著。婴幼儿头颈部病灶更易出现快速增殖期(出生后6个月内),成人内脏病灶多呈静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