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oeic keratosis
编码2F21.0
关键词
索引词Seborrhoeic keratosis、脂溢性角化病、基底细胞乳头状瘤、脂溢性疣、棘细胞型脂溢性角化病、腺样型脂溢性角化病、角化过度型脂溢性角化病、炎症型脂溢性角化病、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巢状脂溢性角化病、克隆型脂溢性角化病、色素型脂溢性角化病、扁平型脂溢性角化病、黑色丘疹性皮病、创伤型脂溢性角化病
同义词Basal cell papilloma、Seborrheic wart
缩写SK
别名老年疣、老年性黑斑、日光性雀斑样痣
(2F21.0) 脂溢性角化病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无症状性皮肤病变(90%-95%):
- 绝大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或美容需求时被发现。
- 偶发瘙痒或刺激感(5%-10%):
- 炎症型或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可能因摩擦、外伤或继发感染引起轻度瘙痒或灼热感。
非典型症状
- 出血或结痂(2%-5%):
- 表面过度角化的病变在机械性损伤后可能出现轻微渗血或痂皮形成。
- 美容困扰(10%-20%):
- 患者因面部或暴露部位多发性、色素性病变产生心理负担。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形态特征:
- 疣状或乳头状隆起:表面呈天鹅绒样或颗粒状(80%-90%)。
- “粘贴”样外观:病变边缘清晰,仿佛粘贴于皮肤表面(特异性体征,90%-95%)。
- 油脂性鳞屑:表面覆盖油腻性痂皮(70%-80%)。
- 颜色变异:
- 肤色至深棕色不等,偶见黑色(色素型),随病程进展颜色可能加深(60%-70%)。
- 大小与分布:
- 直径通常为1-3cm(85%-90%),偶见直径超过5cm者(罕见,<1%)。
- 多发于躯干、面部及上肢(日光暴露区),极少累及掌跖(90%-95%)。
亚型相关体征
- 炎症型(10%-15%):
- 周围红斑、渗出或糜烂,伴或不伴触痛。
- 角化过度型(20%-30%):
- 表面显著增厚,呈火山口样或菜花状外观。
- 腺样型(5%-10%):
- 线状或网状排列的基底样细胞团,类似腺体结构(需病理确诊)。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皮肤镜检查(诊断敏感性85%-90%):
- 脑回样结构、粉刺样开口及粟粒样囊肿(特异性特征)。
- 组织病理学(确诊依据):
- 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伴基底细胞样细胞增生(100%)。
- 假性角囊肿(70%-80%)。
数据支持说明
- 流行病学数据基于《Rook'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第9版)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相关综述(2018年)。
- 症状与体征发生率引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样本量n=1,200,2015年)。
注:脂溢性角化病通常无需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即可明确。对于色素显著或快速增大的病变,需通过皮肤镜或活检排除黑色素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