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Other 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o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编码2B71.Y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oesophagogastric junction、其他特指的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
缩写EGJ-CA、EGJ-MT
别名食管胃结合部癌、食管胃交界癌、食管胃连接部癌、食管胃交界区癌、食管胃结合部位癌、Esophageal-Gastric-Junction-Cancer、Esophageal-Gastric-Junction-Malignant-Tumor、Esophageal-Gastric-Transition-Zone-Cancer、Esophageal-Gastric-Transition-Zone-Malignant-Tumor
其他特指的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2B71.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内镜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且排除腺癌(免疫组化标记:CDX-2阴性,需结合Synaptophysin、CD117等特异性标记物确认组织学类型)。
- 解剖定位证据:
- 影像学或内镜证实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交界线(EGJ)上下5 cm范围内(依据Siewert分型)。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进行性吞咽困难(固体→液体)伴胸骨后疼痛(发生率70%-90%)。
- 6个月内非自愿性体重下降>10%(发生率60%-80%)。
- 高风险因素:
- 吸烟史(>20包年)或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如胸部放疗史)。
- 免疫组化提示间叶源性肿瘤特征(如SMA、Desmin阳性)。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必须同时满足"组织病理学确诊"和"解剖定位证据"。
- 若无明确组织学分型,需补充二代测序(NGS)检测特征性基因变异(如平滑肌肉瘤的TP53突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EN1突变)。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
│ 食管胃结合部恶性肿瘤检查体系 │
└──────────────────────────────┘
│
┌───────┴───────┐
▼ ▼
【形态学评估】 【功能学评估】
├─白光内镜 ├─PET-CT
├─超声内镜(EUS) ├─DSA(血管造影)
├─CT/MRI └─骨扫描
└─X线钡餐造影
│
┌───────┴───────┐
▼ ▼
【组织获取】 【分子特征分析】
├─内镜活检 ├─免疫组化套餐
├─EUS-FNA └─NGS基因检测
└─手术切除标本 -
判断逻辑:
- 白光内镜:
- 发现溃疡型/隆起型病变时,需取6-8块深部活检以提高阳性率(溃疡边缘+基底)。
- 拟诊神经内分泌肿瘤时,需特别注意观察黏膜下隆起伴中央脐样凹陷。
- 超声内镜(EUS):
- T分期标准:
- T1:局限于黏膜/黏膜下层(低回声病灶局限于前两层)
- T2:侵犯固有肌层(第三层中断)
- T3:突破外膜(第四层不规则)
- 淋巴结转移特征:圆形、边界清晰、短径≥8 mm、内部回声不均。
- CT增强扫描:
- 动脉期强化显著(如平滑肌肉瘤CT值提升>50 HU)提示富血供肿瘤。
- 门脉期持续强化需警惕神经内分泌肿瘤可能。
- 68Ga-DOTATATE PET:
- 神经内分泌肿瘤SUVmax≥10具有诊断特异性,灵敏度达92%。
- 白光内镜: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血液学指标:
- 贫血(Hb<110 g/L):
- 慢性失血或肿瘤消耗导致,需排查消化道隐性出血(便潜血试验阳性率40%-60%)。
- 血小板升高(PLT>450×10^9/L):
- 副肿瘤现象,与IL-6等细胞因子过度分泌相关,提示预后不良。
- 贫血(Hb<110 g/L):
-
肿瘤标志物:
- CgA>100 ng/mL:
- 神经内分泌肿瘤特异性标志物,水平与肿瘤负荷正相关(灵敏度78%,特异性95%)。
- CD117(c-KIT)阳性:
- 胃肠道间质瘤(GIST)诊断金标准,指导伊马替尼靶向治疗。
- CgA>100 ng/mL:
-
基因检测:
- TP53突变阳性:
- 平滑肌肉瘤特征性改变,预示对蒽环类药物敏感性下降。
- PDGFRA D842V突变:
- 提示GIST对伊马替尼原发性耐药,需换用阿伐替尼。
- TP53突变阳性:
四、诊断流程总结
- 初筛阶段:白光内镜+多点活检,联合CT评估局部侵犯范围。
- 精准分型:EUS确定浸润深度,免疫组化(至少包含CD34、DOG1、Synaptophysin)明确组织学亚型。
- 分子特征:NGS检测指导靶向治疗选择(如SDHB突变提示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 分期检查:PET-CT排除远处转移,骨扫描排查成骨性转移(神经内分泌肿瘤骨转移率15%-20%)。
参考文献:
- 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
- NCCN神经内分泌肿瘤指南2023
-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22版
- ESMO食管胃结合部癌临床实践指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