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椎弓峡部裂Unspecified Spondylolys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4:40:39
编码FA81.Z

关键词

索引词Spondylolysis、未特指的椎弓峡部裂、椎弓峡部裂、获得性椎弓峡部裂、椎弓峡部裂,枕寰枢部、椎弓峡部裂,颈部、椎弓峡部裂,颈胸部、椎弓峡部裂,胸部、椎弓峡部裂,胸腰部、椎弓峡部裂,腰部、椎弓峡部裂,腰骶部、椎弓峡部裂,骶或骶尾部、椎弓峡部裂,脊柱多部位
缩写L-Spondylolysis、LS
别名腰椎峡部裂症、椎弓裂、腰椎峡部骨折、腰椎峡部骨裂

未特指的椎弓峡部裂(Spondylolysis, unspecified)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实峡部断裂
      • X线双斜位片显示"狗颈征"(椎弓峡部透亮带或断裂线)
      • CT扫描明确显示椎弓峡部骨质不连续(需排除伪影)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影像学阳性发现
      • X线双斜位片示L3-L5任一椎体峡部断裂("狗颈征"断裂)
      • CT横断面示峡部骨质缺损伴边缘硬化(>2mm裂隙)
    • 典型临床症状
      • 慢性机械性腰痛(劳累后加重,休息缓解)
      • 局部椎旁压痛(L4/L5节段为主)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高危因素
      • 青少年运动员(体操/举重/橄榄球)
      • 反复脊柱过伸动作史(>3个月训练史)
    • 体征支持
      • 腰椎过伸诱发疼痛(单腿过伸试验阳性)
      • 椎旁肌保护性痉挛(触诊肌张力增高)
    • 继发表现
      • 腰椎前凸加深(矢状位失衡)
      • 轻度椎体滑脱(Meyerding分级≤Ⅰ度)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X线平片] B --> B1[正侧位] B --> B2[双斜位-金标准] A --> C[CT扫描] C --> C1[横断面-裂隙测量] C --> C2[矢状位重建-边缘硬化评估]

D[进阶检查] --> E[MRI]
E --> E1[骨髓水肿检测]
E --> E2[神经压迫评估]
D --> F[骨扫描]
F --> F1[急性期代谢活跃]

G[鉴别检查] --> H[骨密度检测]
G --> I[神经电生理]

判断逻辑

  1. X线双斜位

    • 阳性标准:"狗颈"颈部断裂(透亮带>2mm)
    • 局限:急性期敏感性仅50%,需结合CT
  2. CT扫描

    • 关键指标
      • 横断面:裂隙宽度>2mm
      • 矢状位:断端边缘硬化(慢性期特征)
    • 优势:敏感性>95%,可鉴别假性关节
  3. MRI

    • 指征
      • 排除椎间盘突出(T2加权像信号改变)
      • 评估骨髓水肿(STIR序列高信号→急性损伤)
    • 注意:骨皮质显示不如CT
  4. 骨扫描

    • 价值:SPECT显像示局灶性浓聚→提示急性应力反应
    • 适用:X线阴性但高度疑似者

三、实验室参考值

  1. 骨代谢标志物

    •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 参考值:40-129 U/L
      • 异常意义:>150 U/L提示骨转换加速(需排除Paget病)
    • 25-羟维生素D
      • 参考值:30-100 ng/mL
      • 异常意义:<20 ng/mL提示骨质疏松风险(加剧峡部应力)
  2. 炎症指标

    • C反应蛋白(CRP)
      • 参考值:<5 mg/L
      • 异常意义:>10 mg/L需排除感染性脊柱炎
  3. 骨密度检测

    • T值标准
      • >-1.0:正常
      • -1.0~-2.5:骨量减少
      • <-2.5:骨质疏松
    • 临床意义:T值<-1.5需强化抗骨质疏松治疗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青少年运动员
    • 首选X线双斜位→阴性者行骨扫描或CT
  2. 中老年患者
    • 直接CT扫描(鉴别退行性假关节)
  3. 神经症状者
    • MRI评估神经压迫+椎间盘状态
  4. 合并骨质疏松
    • 骨密度+25-羟维生素D联合检测

参考文献

  1. 《中华骨科杂志》椎弓峡部裂诊疗专家共识(2023)
  2. AOSpine《脊柱创伤分类指南》
  3. ISSLS《腰椎应力性骨折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