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感染后关节炎Unspecified Postinfectious arthropathies

更新时间:2025-06-19 00:47:11
编码FA12.Z

关键词

索引词Postinfectious arthropathies、未特指的感染后关节炎、感染后关节炎
缩写PTA、Post-infectious-arthritis
别名反应性关节炎、感染诱发性关节炎

未特指的感染后关节炎 (FA12.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时序关联性:关节炎症状在原发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控制后1-8周内出现。
    • 关节炎症证据
      • ≥2个关节的红肿热痛(客观体征)
      • 关节功能障碍(活动范围减少≥30%)
    • 排除诊断
      • 关节液/组织培养无菌生长(排除化脓性关节炎)
      • 类风湿因子(RF)阴性(排除类风湿关节炎)
      • HLA-B27阴性(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相关关节炎)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炎症指标
      • CRP >10 mg/L 或 ESR >30 mm/h
      • 关节液白细胞计数 >2000/μL(中性粒细胞为主)
    • 影像学支持
      • MRI显示滑膜增厚(厚度≥4mm)伴骨髓水肿
      • 超声检测到关节积液(深度≥4mm)
    • 前驱感染证据
      • 近期感染史(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
      • 血清学抗体4倍升高(针对可疑病原)
  3.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2项支持条件
    • 高度疑似:满足必须条件中时序关联+关节炎症 + ≥3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关节液分析] B --> B1[炎症标志物:CRP/ESR] B --> B2[免疫学:RF/抗CCP/HLA-B27] B --> B3[血清学:病原抗体检测] C --> C1[X线:关节间隙/骨侵蚀] C --> C2[超声:积液/滑膜厚度] C --> C3[MRI:骨髓水肿/滑膜增生] D --> D1[细胞计数] D --> D2[培养/PCR] D --> D3[晶体检测]

判断逻辑

  1. 实验室检查
    • CRP/ESR升高提示活动性炎症(需排除其他炎症疾病)
    • 血清学阳性提供前驱感染证据(但非确诊依据)
  2. 影像学检查
    • X线:早期阴性不排除诊断,晚期骨侵蚀提示慢性化
    • 超声/MRI:滑膜增厚+骨髓水肿是急性期特征性表现
  3. 关节液分析
    • 白细胞>2000/μL支持炎症性关节炎
    • 无菌培养是区别于化脓性关节炎的关键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炎症标志物

    • CRP >10 mg/L:提示活动性关节炎症(敏感度80%)
      • 50 mg/L需警惕合并感染

    • ESR >30 mm/h:反映炎症程度(非特异性)
      • 持续升高提示病情未控制
  2. 免疫学指标

    • RF阴性:排除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95%)
    • HLA-B27阴性:降低脊柱关节病风险
    • 抗CCP阴性:排除早期类风湿
  3. 关节液分析

    • 白细胞2000-50,000/μL:典型炎症性积液
      • 50,000需复查培养排除感染

    • 中性粒细胞>70%:急性炎症特征
    • 葡萄糖降低(较血糖低>50%):提示炎症代谢
  4. 病原血清学

    • 抗体4倍升高:支持近期感染
      • 需结合临床表现(单一高滴度意义有限)

四、总结

  • 确诊核心:时序关联 + 无菌性关节炎 + 排除特定关节炎
  • 辅助检查重点
    • 急性期首选超声/MRI评估滑膜炎症
    • 关节液分析是鉴别化脓性关节炎的关键
  • 实验室解读原则
    • CRP/ESR用于监测治疗反应
    • 血清学阳性需结合临床判断
    • 持续免疫学阴性支持"未特指"分类

参考文献

  1. ACR《感染后关节炎诊断指南》(2023)
  2. EULAR《关节炎分类标准》
    3.《风湿病学》(第10版)感染相关关节炎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