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感染,病因未明Infection of vertebra with no determinant

更新时间:2025-06-18 11:48:27
编码FA90.0

关键词

索引词Infection of vertebra with no determinant、脊椎感染,病因未明、原发性脊椎感染、感染性脊柱炎,病因未明
同义词primary infection of vertebra、infectious spondylitis with no determinant
缩写脊椎不明原因感染、不明原因脊椎炎
别名脊椎来源不明的炎症、脊椎未知病原感染

(FA90.0)脊椎感染,病因未明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1. 局部背痛

    • 高(80%-90%):持续性钝痛或锐痛,夜间加重,活动受限(尤其腰椎受累时)[1][2]。
    • 特征:疼痛常局限于感染节段,可能向胸腹部或下肢放射。
  2. 发热

    • 中(50%-70%):低热为主(37.5°C-38.5°C),部分患者无发热[2][3]。
  3. 神经功能障碍

    • 低(20%-30%):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严重者出现截瘫(胸椎受累时更高发)[4]。

非特异性症状

  1. 体重减轻与乏力

    • 中(40%-60%):慢性消耗表现,与感染进展相关[2]。
  2. 盗汗

    • 低(10%-20%):常见于合并结核性感染可能者[5]。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局部压痛与叩击痛

    • 高(70%-85%):感染节段棘突或椎旁肌压痛,叩击痛阳性[1][6]。
  2. 活动受限

    • 中(60%-75%):脊柱僵硬,屈伸及旋转活动受限(腰椎最显著)[3]。

并发症相关体征

  1. 寒性脓肿

    • 低(15%-25%):可触及波动感肿块(腰大肌脓肿表现为髂窝饱满)[5]。
  2. 脊柱畸形

    • 低(10%-15%):晚期椎体破坏导致后凸畸形(Pott病)[1]。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实验室检查

    • 血沉(ESR)升高高(80%-90%),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2][6]。
    • C反应蛋白(CRP)升高高(85%-95%),与感染活动性相关[3][7]。
    • 血培养阳性率低(20%-30%),组织活检阳性率可达60%-80%[1][4]。
  2. 影像学表现

    • MRI增强扫描
      • 敏感性与特异性(>90%):T1低信号、T2高信号,椎体终板破坏伴椎旁脓肿(增强后环形强化)[2][6]。
    • CT表现
      • 骨质破坏与椎间隙狭窄中(50%-70%),早期表现为终板虫蚀样改变[3][7]。

流行病学与数据来源

  • 危险因素:糖尿病(14.7%)、脊柱手术史(43.3%)显著增加感染风险[1][5]。
  • 致病菌分布: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化脓性感染主导(47.9%血培养阳性),结核分枝杆菌占22.5%[1][5]。

参考文献

  1. 《脊柱外科杂志》:化脓性与结核性脊柱感染的临床特征对比(2016)。
  2. 《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脊柱感染的实验室与影像学诊断标准(IDSA, 2023)。
  3. 《中华骨科杂志》:脊柱感染MRI表现与病理机制研究(2020)。
  4. 《神经外科杂志》:硬膜外脓肿的神经功能损害分析(2019)。

注:若病原体未明确,临床表现与化脓性感染高度重叠,需结合组织活检与分子检测进一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