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Foreign body granuloma of soft tissue,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
编码FB56.0
关键词
索引词Foreign body granuloma of soft tissue, not elsewhere classified、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异物性肉芽肿 [possible translation]、异物性肉芽肿、多部位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肩部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肩锁关节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肩关节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胸锁关节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上臂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肱部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肘关节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前臂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腕关节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手部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腕部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指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掌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骨盆区或大腿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臀部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股部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髋关节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小腿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膝关节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踝或足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跖部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跗部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趾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踝关节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其他足关节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头部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颈部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脊柱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同义词foreign body granuloma
缩写异物肉芽肿、FBG
别名异物引起的肉芽肿、创伤后肉芽肿、手术后肉芽肿、残留物肉芽肿、缝线肉芽肿、玻璃碎片肉芽肿、金属碎片肉芽肿、木屑肉芽肿
(FB56.0)软组织异物肉芽肿,不可归类在他处者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局部肿块:
- 无痛性或轻度疼痛的皮下结节(常见,70%-90%),质地较硬,边界清晰。
- 注射填充材料后数月至数年出现(如爱贝芙、透明质酸等)[1]。
- 皮肤改变:
- 表面皮肤红斑、色素沉着或毛细血管扩张(50%-70%),偶伴瘙痒或灼热感[2]。
非典型症状
- 慢性炎症反应:
- 反复红肿、硬结(较少见,20%-30%),常见于异物残留合并感染或免疫激活状态[3]。
- 溃疡与瘘管形成:
- 罕见(5%-10%),多见于长期未处理的深部异物或感染性肉芽肿[4]。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触诊特征:
- 皮下可触及质硬或质软结节,活动度差,表面皮肤温度正常或轻度升高(80%-90%)[1]。
- 注射部位多发结节(如面部、乳房),部分伴毛细血管扩张(60%-80%)[5]。
- 组织病理学特征:
- 异物巨细胞与肉芽肿结构:真皮或皮下层见均质嗜碱性团块,周围大量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浸润(高,90%-95%)[6]。
- 纤维化包绕:异物周围胶原纤维增生,形成“洋葱皮样”结构(40%-60%)[7]。
非典型体征
- 感染相关表现:
- 局部化脓、波动感(10%-15%),常见于生物膜形成或继发细菌感染[8]。
- 钙化或脂肪坏死:
- 影像学可见钙化灶或脂肪液化(5%-10%,多见于硅胶或矿物油填充物)[9]。
影像学与实验室特征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皮下实性占位,边界不清,伴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检出率:70%-85%)[10]。
- MRI: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特异性高,60%-75%)[11]。
- 实验室检测:
- 病原微生物检测:排除感染(阴性率:90%-95%)[12]。
- 组织病理学确诊:检出异物颗粒(如PMMA微球、透明质酸残留)[13]。
参考文献
- 吴琳等. 皮肤软组织填充相关异物肉芽肿.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
- 吕秀梅等. 注射填充物鼻成形并发症及其处理的进展.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
- Artzi O et al. Resistant and recurrent late reaction to hyaluronic acid-based gel. Dermatol Surg, 2016.
- 李宇等. 软组织填充剂致面部异物肉芽肿1例.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3.
注:临床表现因异物类型(外源性/内源性)、免疫状态及病程而异。医源性填充材料(如PMMA、透明质酸)更易引发慢性肉芽肿,而创伤性异物(金属、木屑)多伴急性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