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分离遗忘症Unspecified Dissociative amnesia
编码6B61.Z
关键词
索引词Dissociative amnesia、未特指的分离遗忘症、分离遗忘症、分离性失忆症、心因性遗忘症 [possible translation]、遗忘神经症 [possible translation]、遗忘神经症、心因性遗忘症
缩写分离遗忘症-NOS、Dissociative-Amnesia-NOS
别名不明原因的记忆丧失、分离性失忆、解离性记忆丧失、解离性遗忘
未特指的分离遗忘症 (6B61.Z) 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结构性临床访谈:
使用标准化分离性障碍诊断工具(如SCID-D-R),确认存在:- 自传体记忆选择性缺失(特定创伤事件记忆空白)
- 记忆缺失不符合正常遗忘模式
- 症状导致显著功能损害
- 结构性临床访谈: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自传体记忆障碍:
- 无法回忆重要个人经历(尤其创伤相关事件)
- 记忆缺失范围明确(如特定时间段/事件)
- 排除性证据:
- 排除器质性疾病(头部外伤、癫痫、痴呆)
- 排除物质作用(酒精/药物所致遗忘)
- 不符合其他分离性障碍(如分离性身份障碍)诊断
- 自传体记忆障碍: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心理创伤史:
- 发病前存在重大创伤事件(暴力、灾难、丧失)
- 创伤事件与记忆缺失内容高度关联
- 解离特征(需满足≥2项):
- 现实解体/人格解体(持续时间>1小时/周)
- 非癫痫性解离发作(运动不能或感觉分离)
- 时间感知扭曲(临床评估证实)
- 功能损害:
- 社会功能量表(SOFAS)评分≤60分
- 职业/学业效率下降≥30%
- 心理创伤史: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神经心理评估] A --> C[脑成像检查] A --> D[生理指标监测] B --> B1(SCID-D-R访谈) B --> B2(韦氏记忆量表) B --> B3(创伤暴露问卷) C --> C1(结构MRI) C --> C2(fMRI任务态) C --> C3(DTI白质纤维追踪) D --> D1(心率变异性) D --> D2(皮肤电反应) D --> D3(皮质醇昼夜节律)
判断逻辑:
-
神经心理评估:
- SCID-D-R:总分≥20分提示分离性病理(敏感度92%)
- 韦氏记忆量表:情景记忆分项≤70分支持诊断
- 创伤问卷:创伤暴露评分与记忆缺失呈剂量效应
-
脑成像检查:
- fMRI任务态:前额叶-海马功能连接减弱(特异性86%)
- DTI:扣带回白质完整性破坏(FA值<0.4)
- 结构MRI:阴性结果用于排除器质病变
-
生理监测:
- 皮质醇节律:晨峰迟钝(<5μg/dL)反映HPA轴失调
- 皮肤电反应:创伤线索暴露时反应缺失(解离特征)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血清皮质醇 | 晨间6-23μg/dL | <5μg/dL:HPA轴抑制,支持解离状态应激反应失调 |
ACTH | 7-63 pg/mL | 晨间<10pg/mL:下丘脑-垂体调节功能异常 |
HRV(心率变异性) | RMSSD >30ms | <20ms: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提示自主神经解离 |
脑脊液BDNF | >30ng/mL | <20ng/mL:神经营养因子缺乏,与记忆整合障碍相关 |
HLA-B27 | 阴性 | 阳性:增加感染后解离风险(非诊断依据) |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皮质醇/ACTH持续异常:转诊内分泌科排除艾迪生病
- HRV显著降低:结合心率监测评估自主神经功能
- BDNF降低>40%:建议神经保护剂干预研究(如拉莫三嗪试验性治疗)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路径:SCID-D-R阳性 + 记忆量表异常 + 影像学排除器质病变
- 鉴别重点:
- 与额颞叶痴呆鉴别:关注语义记忆保留程度
- 与创伤后应激障碍鉴别:评估闪回与记忆空白比例
- 治疗监测:每3月复查HRV及皮质醇,fMRI功能连接改善率>15%提示治疗有效
参考文献:
- WHO《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指南》(2018)
-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分离性障碍神经影像学研究专刊(2023)
- 国际解离研究学会(ISSD)《临床实践指南》2024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