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躯体不适障碍Unspecified Bodily distress disorder

更新时间:2025-06-19 05:08:24
编码6C20.Z

关键词

索引词Bodily distress disorder、未特指的躯体不适障碍、躯体不适障碍、多体性障碍、多重心身障碍、布里凯氏综合征、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躯体症状障碍
缩写未特指躯体不适障碍、躯体不适NOS、Somatic-Disorder-NOS
别名不明原因躯体不适、躯体不适综合症未特指、躯体不适症未明确

未特指的躯体不适障碍(6C20.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排除性诊断:通过全面医学评估排除器质性病因(如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等),且症状持续≥6个月。
    • 心理评估一致性:符合ICD-11对"躯体不适障碍"的核心定义(过度关注身体症状+社会功能受损),并经精神科医生确认。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标准)

    • 多系统症状:至少涉及2个不同身体系统的持续性症状(如胃肠道+疼痛系统)。
    • 症状强度与频率
      • 症状在大多数日子里出现,持续≥6个月。
      • 症状严重度导致显著社会功能损害(工作/社交/生活能力下降≥30%)。
    • 过度关注证据
      • 反复就医(≥3次/半年)或持续自我监测行为(如每日多次体检)。
      • 对阴性检查结果持怀疑态度,拒绝接受"无器质性疾病"的结论。
  3.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符合≥2项):
      • 近期重大生活事件(如丧亲、失业)。
      • 焦虑/抑郁共病史(PHQ-9≥10分或GAD-7≥8分)。
      • 完美主义人格特质(NEO-PI-R神经质维度T分≥65)。
    • 症状模式特征
      • 症状随应激事件波动(应激期加重≥50%)。
      • 症状描述模糊且缺乏解剖一致性(如"全身游走性疼痛")。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项目树] --> B1[排除器质性疾病检查] A --> B2[心理社会评估] B1 --> C1[基础实验室筛查] B1 --> C2[靶向器官检查] B2 --> C3[标准化量表] B2 --> C4[结构化访谈]

C1 --> D1[血常规/CRP/ESR] C1 --> D2[甲状腺功能] C1 --> D3[维生素B12/叶酸] C2 --> D4[心电图] C2 --> D5[腹部超声] C2 --> D6[脑MRI(选做)] C3 --> D7[PHQ-9/GAD-7] C3 --> D8[WI-7(疾病担忧量表)] C4 --> D9[SCID-5(结构化临床访谈)]

判断逻辑

  1. 排除性检查

    • 基础实验室筛查
      • CRP/ESR正常→排除慢性炎症;甲状腺功能正常→排除内分泌病因。
      • 异常处理:若维生素B12<200pg/ml→补充治疗并重新评估症状。
    • 靶向器官检查
      • 腹痛患者:腹部超声正常+便钙卫蛋白<50μg/g→排除IBD。
      • 胸痛患者:心电图正常+运动试验阴性→排除心源性疼痛。
  2. 心理评估

    • 量表关联解读
      • PHQ-9≥15分 + WI-7≥4分→支持"过度疾病担忧"核心特征。
      • GAD-7≥10分 + 躯体症状≥6个→提示焦虑躯体化。
    • 访谈整合
      • SCID-5显示回避型人格特质 + 童年医疗创伤史→支持心理机制假说。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范围 异常意义 处理建议
CRP <5 mg/L >10 mg/L:提示潜在炎症/感染 排查类风湿/感染性疾病
TSH 0.4-4.0 mIU/L >10 mIU/L:甲状腺功能减退致乏力 内分泌科会诊
血红蛋白 ♀120-150 g/L <110 g/L:贫血加重疲劳感 查铁代谢+胃肠镜排除失血
维生素B12 200-900 pg/mL <150 pg/mL:导致感觉异常/疲乏 肌注B12后评估症状改善
便钙卫蛋白 <50 μg/g >100 μg/g:提示肠道炎症 转消化科行结肠镜检查
ANA 阴性(<1:80) 阳性:需排查自身免疫病 加测ENA/抗dsDNA抗体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阶梯式排除

    • 第一阶段:基础实验室筛查(血常规+生化+甲状腺功能)。
    • 第二阶段:针对主诉系统的定向检查(如腹痛→腹部超声)。
    • 第三阶段:心理评估(量表+访谈)同步进行。
  2. 诊断警戒征(需重新评估):

    • 症状突然定位化(如固定点疼痛)
    • 实验室指标动态恶化(如ESR每月上升>20 mm/h)
    • 出现器质性体征(如可触及包块)

参考文献

  • WHO《ICD-11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
  • APA《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TR)
  • Lancet Psychiatry 2023;10(2):112-125(躯体症状障碍生物标志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