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或甲卡西酮)中毒Stimulant intoxication including amphetamines, methamphetamine or methcathinone
编码6C46.3
关键词
索引词Stimulant intoxication including amphetamines, methamphetamine or methcathinone、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或甲卡西酮)中毒、苯丙胺类或某种特定的兴奋剂中毒、苯丙胺中毒、甲基苯丙胺中毒、急性甲基苯丙胺中毒
同义词Amphetamine or certain specified stimulant intoxication
缩写兴奋剂中毒、苯丙胺类中毒、甲卡西酮中毒
别名刺激性药物中毒、精神兴奋药中毒、速效兴奋剂中毒、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中毒
(6C46.3)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或甲卡西酮)中毒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精神行为异常:
- 焦虑与激越:常见(70%-90%),表现为过度警觉、坐立不安(《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 偏执妄想:常见(60%-80%),出现被害妄想或关系妄想(《临床精神药理学手册》)。
- 幻听或幻视:较少见(20%-40%),以短暂性听觉或视觉幻觉为主(《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诊疗指南》)。
-
躯体不适:
- 心悸与胸闷:高发(80%-90%),与交感神经激活相关(《家庭医生在线》)。
- 恶心或呕吐:常见(50%-70%),多因中枢神经系统刺激(《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非典型症状
- 认知功能受损:
- 注意力涣散:较少见(30%-50%),表现为无法集中或逻辑混乱(《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诊疗指南》)。
- 短期记忆丧失:罕见(<5%),多见于重度中毒(《临床精神药理学手册》)。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心血管系统:
- 心动过速:高发(90%-100%),心率常>120次/分(《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 高血压:常见(70%-90%),收缩压>140mmHg(《家庭医生在线》)。
-
神经系统:
- 瞳孔扩大:高发(80%-95%),双侧对称性散大(《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诊疗指南》)。
- 肌张力障碍:较少见(20%-40%),如震颤或痉挛(《临床精神药理学手册》)。
-
皮肤表现:
- 多汗或皮肤湿冷:常见(60%-80%),与交感神经亢进相关(《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 皮肤溃疡:罕见(<5%),长期滥用者可见(《家庭医生在线》)。
非典型体征
- 运动协调障碍:
- 步态不稳:较少见(10%-30%),见于急性中毒期(《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诊疗指南》)。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毒理学检测:
- 尿液/血液药物筛查阳性:确诊依据,检出率>95%(《临床毒理学杂志》)。
- 代谢异常:
- 代谢性酸中毒:较少见(15%-25%),与高热及横纹肌溶解相关(《急诊医学》)。
- 影像学表现:
- 脑部MRI异常信号:罕见(<5%),见于严重脑水肿或癫痫后损伤(《神经放射学》)。
注:临床表现与药物种类、剂量及个体代谢差异密切相关。苯丙胺类中毒以心血管亢进为主,甲卡西酮更易诱发幻觉及攻击行为。重度中毒可进展至癫痫(2%-5%)或恶性高热(1%-3%),需紧急干预(《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