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或甲卡西酮)中毒Stimulant intoxication including amphetamines, methamphetamine or methcathinone
编码6C46.3
关键词
索引词Stimulant intoxication including amphetamines, methamphetamine or methcathinone、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或甲卡西酮)中毒、苯丙胺类或某种特定的兴奋剂中毒、苯丙胺中毒、甲基苯丙胺中毒、急性甲基苯丙胺中毒
同义词Amphetamine or certain specified stimulant intoxication
缩写兴奋剂中毒、苯丙胺类中毒、甲卡西酮中毒
别名刺激性药物中毒、精神兴奋药中毒、速效兴奋剂中毒、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中毒
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或甲卡西酮)中毒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金标准:
- 毒理学检测阳性:血液或尿液中检出苯丙胺类、甲基苯丙胺或甲卡西酮代谢物(如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甲卡西酮及其衍生物)。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典型中毒三联征:
-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动过速(>120次/分)、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多汗。
- 中枢神经系统亢进:焦虑激越、偏执妄想或幻听/幻视。
- 代谢紊乱:恶性高热(体温>40℃)或代谢性酸中毒(pH<7.35)。
- 毒理学证据:血液/尿液药物筛查阳性(符合兴奋剂代谢谱)。
- 典型中毒三联征:
-
支持条件(临床与暴露依据):
- 暴露史:发病前6小时内明确摄入史(如口服、注射或吸入)。
- 非典型表现:
- 横纹肌溶解(CK>1000 U/L)或急性肾损伤(肌酐升高>1.5倍基线)。
- 癫痫发作(非癫痫病史者)。
- 阈值标准:
- 符合"金标准"或"必须条件"中任意两项即可确诊。
- 若无毒理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三联征中≥2项 + 暴露史。
- 排除其他病因(如败血症、甲状腺危象)。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兴奋剂中毒辅助检查] --> B[毒理学检测] A --> C[生命体征监测] A --> D[代谢与器官功能评估] B --> B1(血液药物筛查) B --> B2(尿液代谢物检测) C --> C1(连续心电监护) C --> C2(核心体温监测) D --> D1(动脉血气分析) D --> D2(肌酸激酶/CK) D --> D3(肾功能/肌酐) D --> D4(头颅MRI) -
判断逻辑:
- 毒理学检测:
- 血液筛查:阳性结果直接确诊,阴性需结合暴露时间(甲卡西酮半衰期短,窗口期≤12小时)。
- 尿液检测:代谢物(如甲基苯丙胺)阳性支持诊断,但需注意假阳性(麻黄碱类干扰)。
- 生命体征监测:
- 心动过速+高血压提示交感风暴,需紧急降压(如拉贝洛尔)。
- 体温>40℃需立即降温(冰毯+丹曲林)。
- 代谢与器官评估:
- 代谢性酸中毒(BE<-3)提示组织缺氧,需纠酸。
- CK>5000 U/L需水化防肾损伤。
- 头颅MRI:仅用于癫痫持续状态或意识障碍者,排除脑出血/梗死。
- 毒理学检测: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毒理学指标:
- 血液苯丙胺类浓度>0.2 mg/L:提示中毒剂量,与症状严重度正相关。
- 尿液甲卡西酮阳性:特异性诊断依据,窗口期6-48小时。
-
代谢指标:
- pH<7.3 + 乳酸>4 mmol/L:提示组织低灌注,病死率增加3倍。
- CK>1000 U/L:横纹肌溶解标志,需警惕急性肾损伤。
-
炎症与器官标志物:
- 肌酐>1.5 mg/dL:急性肾损伤,需血液净化评估。
- ALT/AST>3倍上限:药物性肝损伤,停用肝毒药物。
-
电解质紊乱:
- 血钾<3.0 mmol/L:与恶性高热相关,需紧急补钾。
- 血钠>150 mmol/L:提示脱水或抗利尿激素异常。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毒理学证据(血/尿检测),结合典型三联征。
- 辅助检查重点:
- 毒理学筛查用于早期确诊。
- 生命体征监测指导紧急处理(降压/降温)。
- 代谢评估预防多器官衰竭。
- 实验室解读:
- 酸中毒/CK升高提示危重症。
- 肝肾功能异常需动态监测。
参考文献:
- WHO《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
-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TR)
- 《临床毒理学》(Goldfrank's Toxicologic Emergencies)
- 美国心脏协会(AHA)《中毒性心血管急症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