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精神活性物质依赖Other specified psychoactive substance dependence

更新时间:2025-06-18 14:43:15
编码6C4E.2
子码范围6C4E.20 - 6C4E.2Z

关键词

索引词Other specified psychoactive substance dependence
缩写其他特指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特指精神活性物质依赖
别名其他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特定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指定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特殊精神活性物质依赖、非典型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少见精神活性物质依赖、不常见精神活性物质依赖、非常规精神活性物质依赖

其他特指的精神活性物质依赖(6C4E.2)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1. 强烈渴求感(Craving)

    • 对特定精神活性物质产生不可抗拒的渴求(常见,约80%-95%患者报告)。
    • 渴求强度与戒断期、环境线索暴露相关(如药物相关场景触发)。
  2. 失控性使用(Loss of Control)

    • 反复尝试减少或停止使用失败(高发,约70%-90%)。
    • 使用剂量或频率超出最初计划(如“仅用一次”发展为持续使用)。
  3. 优先性使用(Priority of Use)

    • 将获取和使用物质置于其他重要活动之上(如工作、社交、健康维护)(常见,60%-80%)。
  4. 持续使用伴负面后果(Continued Use Despite Harm)

    • 明知物质使用导致健康损害(如器官损伤)、社会功能下降(失业、家庭破裂)或法律风险,仍持续使用(高发,约80%-90%)。

伴随症状

  1. 戒断相关焦虑
    • 减少或停用后出现焦虑、易激惹(常见,50%-70%)。
  2. 耐受性感知
    • 需增加剂量以达到原有效果(生理性耐受发生率:约60%-8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生理性依赖特征

  1. 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

    • 自主神经亢进:震颤、出汗、心动过速(常见,40%-60%,具体因物质类型而异)。
    •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如阿片类戒断时发生率可达70%-90%)。
    • 睡眠障碍:失眠或嗜睡(常见,50%-70%)。
  2. 耐受性客观证据

    • 需剂量递增维持同等效应(实验室动物模型显示多巴胺受体下调等机制)。

行为特征

  1. 强迫性觅药行为
    • 花费大量时间获取或使用物质(如每日超过4小时,60%-80%)。
  2. 社会功能损害
    • 工作/学业表现下降、人际关系冲突(客观评估工具如ASI量表显示中重度损害占70%-85%)。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实验室检测

    • 尿液/血液毒物筛查:检测特定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敏感性因检测方法差异较大,如免疫法假阴性率可达20%-30%)。
    • 生物标志物:某些物质导致特定指标异常(如长期酒精依赖者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发生率约60%-80%)。
  2. 神经影像学表现

    • 前额叶皮质-纹状体环路异常:功能MRI显示奖赏回路激活增强(研究显示依赖者比对照组高50%-70%)。
    • 多巴胺转运体(DAT)密度下降:SPECT/PET研究显示可卡因依赖者纹状体DAT减少30%-50%。

注释

  • 发生率数据限制:上述百分比范围综合自多项物质依赖研究(如可卡因、苯二氮䓬类等),但因“其他特指物质”涵盖范围广(包括新型合成药物),具体发生率需结合具体物质类型评估。
  • 诊断标准依据:ICD-11强调行为学特征(渴求、失控性使用)的核心地位,生理依赖并非诊断必需条件(约30%-40%案例无显著生理戒断症状)。

主要参考文献

  1. WHO ICD-11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2022)
  2. Koob GF, Volkow ND. Neurobiology of Addiction: A Neurocircuitry Analysis. Lancet Psychiatry 2016(神经机制综述)
  3. Hasin DS et al. DSM-5 Criteria for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Recommendations and Rationale. Am J Psychiatry 2013(行为学标准验证)
  4. Volkow ND et al. The Addicted Human Brain: Insights from Imaging Studies. J Clin Invest 2003(神经影像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