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腕部或手水平未特指神经的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nerves at wrist or hand level
编码NC55.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nerves at wrist or hand level、位于腕部或手水平未特指神经的损伤、位于腕或手水平神经的损伤、未特指的手神经损伤、未特指的腕神经损伤
缩写未特指神经损伤-腕手水平、腕手水平-未特指神经损伤
别名腕部神经损伤-未特指、手部神经损伤-未特指、腕或手神经损伤-未特指、不明神经损伤-腕手水平、腕手水平神经损伤-未指定
位于腕部或手水平未特指神经的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
- 神经电生理学确诊:
- 肌电图(EMG)显示损伤神经支配肌肉出现自发电位(纤颤电位、正锐波)。
- 神经传导研究(NCS)证实:
-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降(≤正常值下限30%)。
-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正常值50%)。
- 远端潜伏期延长(≥正常值1.5倍)。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客观神经功能障碍:
-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
- 特定神经支配区感觉障碍(两点辨别觉≥10mm,触觉/痛觉减退)。
- 目标肌肉群肌力下降(MRC分级≤4级)。
- Tinel征阳性(叩击损伤部位引发远端放射痛)。
- 符合以下任意两项:
- 明确损伤机制:
- 近期腕/手部外伤史(切割伤、挤压伤、骨折等),或医源性操作史(手术/注射)。
支持条件(辅助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感觉异常(麻木、刺痛)或运动障碍(精细动作困难)。
- 疼痛(VAS评分≥4分)。
- 影像学关联证据:
- MRI显示神经连续性中断或T2信号增强。
- 超声观察到神经卡压或局部肿胀。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金标准 + 任意1项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至少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临床评估
├─ 感觉功能测试(Semmes-Weinstein单丝、两点辨别觉)
├─ 运动功能测试(MRC肌力分级、特定动作评估)
└─ 特殊体征检查(Tinel征、Phalen试验) - 电生理检查
├─ 神经传导研究(NCS)
└─ 肌电图(EMG) - 影像学检查
├─ MRI(T2加权像、神经显影序列)
├─ 超声(高频探头神经扫描)
└─ X线(排除骨折/脱位) - 功能评估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DASH评分)
判断逻辑
- 电生理检查:
- NCS异常:传导速度减慢提示脱髓鞘,波幅降低提示轴索损伤。
- EMG异常:自发电位出现时间:
- 伤后2周内:提示急性轴索损伤。
- 伤后>4周:提示神经再生可能。
- 影像学检查:
- MRI:神经T2高信号=水肿/炎症;神经中断=完全断裂(需手术)。
- 超声:神经增粗>正常20%提示卡压,神经不连续提示断裂。
- 临床检查关联性:
- Tinel征阳性 + NCS传导阻滞 → 局部卡压性损伤。
- 肌力下降 + EMG纤颤电位 → 轴索断裂。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电生理参考值 |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50 m/s | <35 m/s:严重脱髓鞘;35-49 m/s:轻度损伤 | |
感觉神经波幅 | ≥20 μV | <10 μV:轴索损伤;10-19 μV:部分损伤 | |
远端运动潜伏期 | ≤4.0 ms(正中神经) | ≥6.0 ms:腕管卡压;≥8.0 ms:需手术干预 | |
EMG自发电位 | 无 | 纤颤电位:轴索损伤;正锐波:慢性失神经支配 |
其他关键指标
- 炎症标志物(非必需):
- CRP>10 mg/L:提示合并感染/炎症(如医源性损伤后感染)。
- 影像学阈值:
- 超声神经横截面积>正常值120% → 压迫性神经病变。
- MRI神经T2信号强度>肌肉信号2倍 → 急性神经损伤。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确诊路径:
- 电生理检查(EMG/NCS)异常 + 临床神经功能障碍 → 确诊。
- 鉴别重点:
- 排除颈椎神经根病(需颈椎MRI)、系统性神经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干预节点:
- EMG纤颤电位 + 神经传导阻滞 → 早期手术探查指征。
- 单纯传导速度减慢 → 保守治疗(夹板固定/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 AANEM(美国神经肌肉与电生理诊断医学会)《神经传导研究实践指南》
- IFSSH(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周围神经损伤诊疗共识》
- 《Campbell骨科手术学》(第14版)周围神经损伤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