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前臂的浅表性损伤Unspecified Superficial injury of forearm

更新时间:2025-06-19 03:38:38
编码NC30.Z

关键词

索引词Superficial injury of forearm、未特指的前臂的浅表性损伤、前臂的浅表性损伤
缩写未特指前臂浅表性损伤、未特指前臂挫伤、未特指前臂擦伤
别名不明原因前臂挫伤、不明确前臂擦伤、未知前臂浅表伤、前臂皮外伤、前臂皮肤损伤、前臂表层伤害、前臂表面创伤

未特指的前臂浅表性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临床特征综合评估
      • 明确前臂外伤史(如跌倒、碰撞或压迫)
      • 典型体征:局部皮肤破损/青紫肿胀伴压痛,无深层结构(肌腱/神经/血管)损伤证据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外伤史:损伤前72小时内存在明确外力作用(摩擦、撞击或压迫)
    • 体征三联征
      • 皮肤完整性破坏(擦伤/挫伤)
      • 局部压痛(触诊疼痛明显)
      • 可见性改变(红斑/肿胀/瘀斑)
  3.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依据)

    • 功能障碍阈值:关节活动受限≤30%(如肘关节屈伸障碍)
    • 炎症反应表现
      • 局部温度升高(触诊皮温较对侧高≥1℃)
      • 肿胀范围≤5cm直径
    • 疼痛强度:VAS评分≥3分(0-10分制)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筛查) B --> B1[视诊:皮肤破损/颜色改变] B --> B2[触诊:压痛/皮温/肿胀] C --> C1[X线平片] C --> C2[超声检查] C1 --> C1a[排除骨折] C2 --> C2a[评估软组织损伤] C2 --> C2b[血肿检测]

  2. 判断逻辑

    • X线平片
      • 阳性标准:发现骨折或关节脱位 → 排除浅表性损伤诊断
      • 阴性意义:无骨性异常 → 支持浅表损伤诊断
    • 超声检查
      • 血肿判定:局灶性无回声区伴后壁增强 → 提示皮下血肿形成
      • 损伤深度:病灶未突破深筋膜层 → 符合浅表性损伤定义
    • 体格检查优先级
      • 触诊发现骨擦感/异常活动 → 立即行X线检查
      • 肿胀进行性扩大 → 优先超声评估血肿范围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白细胞升高(>10×10⁹/L):提示继发感染风险,需伤口细菌培养
    • 血小板降低(<100×10⁹/L):警惕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
  2. C反应蛋白(CRP)

    • 异常值:>10 mg/L → 提示显著炎症反应,需评估是否合并深层组织损伤
  3.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提示需排查凝血疾病或抗凝药物影响
  4. 应用原则

    • 常规浅表损伤无需实验室检查
    • 仅当存在:
      • 伤口污染风险高(如泥土污染)
      • 进行性肿胀超过48小时
      • 免疫抑制患者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确诊路径
    • 外伤史 + 体征三联征 → 可直接临床诊断
    • 体征不典型时 → 超声确认损伤深度
  2. 鉴别重点
    • X线排除隐匿性骨折(尤其桡骨远端)
    • 超声鉴别单纯血肿 vs 肌腱部分断裂
  3. 实验室警戒指征
    • 发热/脓性渗出 → 血常规+CRP
    • 血肿快速扩大 → 凝血功能检测

参考文献

  • 《创伤急诊处理临床实践指南》(美国急诊医师协会,2023)
  • 《软组织损伤超声诊断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2022)
  • WHO《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临床应用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