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手指的劳损或扭伤Unspecified Strain or sprain of finger
编码NC54.8Z
关键词
索引词Strain or sprain of finger、未特指的手指的劳损或扭伤、手指的劳损或扭伤
别名手指拉伤、手指挫伤、手指韧带损伤、手指扭伤、手指软组织损伤
未特指的手指的劳损或扭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认:
- MRI显示韧带部分或完全撕裂(T2加权像高信号)伴周围软组织水肿。
- 超声检查证实韧带连续性中断或增厚(>3mm)。
- 影像学确认: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急性创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 明确的手指外力损伤事件(如运动伤、撞击伤)。
- 或持续≥2周的手指重复性活动史(如职业性使用)。
- 典型体征三联征:
- 局部压痛(触诊阳性)
- 关节活动范围减少≥30%(与健侧对比)
- 肉眼可见肿胀或瘀斑
- 急性创伤史或慢性劳损史: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疼痛特征:
- VAS疼痛评分≥4分(0-10分制)
- 活动痛显著重于静息痛(比例>3:1)
- 功能障碍:
- 捏力测试下降≥20%(与健侧对比)
- 无法完成精细动作(如扣纽扣、握笔)
- 慢性损伤阈值:
- 症状持续>6周
- 晨僵时间>30分钟
- 疼痛特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体格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触诊压痛点] B --> B2[关节活动度测量] C --> C1[X线平片] C --> C2[超声检查] C --> C3[MRI] D --> D1[捏力测试] D --> D2[精细动作评估]
- 判断逻辑:
- X线平片:
- 目的:排除骨折/脱位(阴性预测值>95%)
- 解读:骨结构完整但软组织肿胀提示劳损
- 超声检查:
- 目的:实时评估韧带连续性
- 解读:
- 韧带增厚>3mm → 部分撕裂
- 纤维中断+血肿 → 完全断裂
- MRI:
- 目的:金标准分级(Ⅰ-Ⅲ级)
- 解读:
- T2高信号+韧带增厚 → Ⅰ级(轻度)
- 纤维部分中断+周围水肿 → Ⅱ级(中度)
- 完全中断+关节积液 → Ⅲ级(重度)
- 捏力测试:
- 阈值:患侧较健侧下降≥20% → 提示功能损伤
- X线平片: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注:本病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诊断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及处理建议 |
---|---|---|
血常规 | WBC 4-10×10⁹/L | ↑ 提示感染可能 → 需排查化脓性关节炎 |
CRP | <5 mg/L | >10 mg/L → 提示急性炎症 → 建议MRI评估 |
类风湿因子 | <14 IU/mL | 阳性 → 排除类风湿关节炎 |
血尿酸 | 150-420 μmol/L | ↑ → 排除痛风性关节炎 |
解读要点:
- 实验室指标主要用于鉴别诊断(如感染/自身免疫病)
- 本病的确诊核心依赖影像学+临床表现组合
- 慢性患者若CRP持续升高→提示进展为创伤性关节炎
四、诊断流程总结
mermaid graph LR E[外伤/劳损史] --> F{体格检查三联征} F --阳性--> G[首选X线排除骨折] G --阴性--> H[超声/MRI韧带评估] H --> I[分级诊断] F --可疑慢性--> J[捏力测试+功能评估] J --> K[结合CRP排除炎症]
临床警示:
- Ⅲ级损伤需骨科会诊(韧带重建指征)
- 慢性劳损者需职业康复评估
参考文献:
- AAO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Hand and Wrist Injuries (2023)
- UpToDate: Diagnosis of finger sprains (2024)
- ICD-11 Official Coding Guidelines (WHO,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