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脊柱或躯干损伤,水平未特指Unspecified Other injuries of spine or trunk, level unspecified
编码ND51.Z
关键词
索引词Other injuries of spine or trunk, level unspecified、未特指的脊柱或躯干损伤,水平未特指、脊柱或躯干的其他损伤,水平未特指
缩写ND51Z
别名不明位置脊柱或躯干损伤、不明确水平脊柱或躯干损伤、未定位脊柱或躯干损伤、未确定水平脊柱或躯干损伤、未特指脊柱或躯干伤、未指定水平脊柱或躯干损伤、Unspecified-injury-of-spine-or-trunk-level-unspecified
未特指的脊柱或躯干损伤,水平未特指(ND51.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认损伤存在:
- X线/CT显示椎体排列异常、椎间隙狭窄或隐匿性骨折(排除完全性骨折/脱位)。
- MRI证实软组织损伤(椎旁肌水肿、韧带信号异常或椎间盘突出)。
- 影像学确认损伤存在:
-
支持条件(临床评估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脊柱局部压痛(触诊阳性率≥80%)伴活动受限(前屈/后伸角度减少>30%)。
- 保护性肌紧张(触诊呈条索状硬结)。
- 神经功能评估:
- 存在间歇性感觉异常(如Lhermitte征)但无明确神经定位体征。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以下组合之一即可诊断:
- 影像学阳性(必须条件) + ≥2项支持条件。
- 影像学阴性但高度可疑时,需满足:
- 典型疼痛特征(活动加重/VAS≥6分)。
- 至少3项支持条件(含神经评估异常)。
- 符合以下组合之一即可诊断: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影像学评估
├─X线平片(首选筛查)
│ ├─正侧位
│ └─动态位(屈/伸位)
├─CT扫描(疑似隐匿骨折)
└─MRI(软组织/神经评估)
├─T2加权(水肿敏感)
└─STIR序列(韧带损伤评估)判断逻辑:
- X线阴性但临床症状显著→升级CT/MRI。
- MRI椎旁肌脂肪浸润提示慢性损伤(需结合病程)。
-
功能评估树:
└─功能测试
├─Schober试验(腰椎活动度)
├─Spurling试验(神经根刺激)
└─Waddell征(排除非器质性病变)判断逻辑:
- Schober指数<13cm提示腰椎活动显著受限。
- 多项Waddell征阳性需警惕心因性疼痛。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提示急性炎症反应,需排除感染性脊柱炎。
- ESR>20 mm/h:持续升高需排查强直性脊柱炎等慢性病变。
-
骨代谢指标:
- 血清钙/磷异常:提示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分层)。
- 碱性磷酸酶升高:需鉴别Paget病或转移性骨病。
-
神经相关检查:
- 肌酸激酶(CK)>200 U/L:提示肌肉损伤(需排除横纹肌溶解)。
- 神经传导正常但症状持续:支持功能性神经障碍诊断。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影像学确认损伤存在(优先MRI),结合特征性疼痛模式与功能受限。
- 检查策略:阶梯式影像评估(X线→CT/MRI),功能性测试验证临床表现。
- 实验室价值:主要用于排除鉴别诊断(感染/代谢性骨病),非特异性指标需谨慎解读。
参考文献:
- ICD-11损伤诊断标准(WHO, 2023更新版)
- 《脊柱创伤影像学评估指南》(北美脊柱协会NASS, 2022)
- 《肌肉骨骼系统实验室检测临床实践》(J Orthop Res,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