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膝或小腿的开放性伤口Unspecified Open wound of knee or lower leg
编码NC91.Z
关键词
索引词Open wound of knee or lower leg、未特指的膝或小腿的开放性伤口、膝或小腿的开放性伤口、小腿开放性伤口, 部位未特指、小腿开放性伤口
缩写未特指膝小腿开放性伤口、未特指开放性膝小腿伤
别名不明原因膝小腿开放伤、不明类型膝小腿开放性伤口、不明确的膝或小腿开放性伤口、未具体说明的膝小腿开放性伤口
未特指的膝或小腿的开放性伤口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创伤史与伤口特征:
- 明确的膝或小腿区域机械性创伤史(如锐器伤、撞击伤、穿透伤)。
- 可见皮肤全层破裂伴深部组织(皮下脂肪、肌肉、骨骼)暴露。
- 影像学证据:
- X线/CT排除骨折或异物残留(若存在骨擦音或可疑异物史)。
- 创伤史与伤口特征:
-
支持条件(临床与功能评估):
- 典型症状:
- 剧烈疼痛(VAS评分≥7分)伴活动性出血。
- 局部肿胀(患侧周径比对侧增加≥2cm)或皮肤张力升高。
- 功能损伤体征:
- 膝关节活动受限(屈伸角度减少≥30%)或足背屈无力(腓总神经损伤)。
- 远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血管损伤)。
- 典型症状: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两项即可临床诊断。
- 若合并以下任一项需急诊处理:
- 失血量>500ml(血红蛋白下降≥2g/dL)。
- 骨筋膜室压力>30mmHg(骨筋膜室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
│ 影像学检查 │
├─────────┬──────────┤
│ 基础评估 │ 高级评估 │
├─────────┼──────────┤
│ X线平片 │ CT扫描 │
│ (骨折/异物) │ (三维重建) │
│ ├──────────┤
│ │ MRI │
│ │ (软组织损伤)│
└─────────┴──────────┘- 判断逻辑:
- X线:优先用于排除骨折或金属异物(如枪弹伤)。
- 超声:床旁评估血肿范围及深部软组织连续性(如肌腱断裂)。
- CT血管造影:怀疑腘动脉损伤时,敏感性达95%。
- MRI:韧带/半月板损伤或隐匿性神经损伤的首选(特异性>90%)。
- 判断逻辑:
-
功能评估检查:
- 多普勒超声:检测胫前/后动脉血流信号,判断血管通畅性。
- 神经电生理检查:腓总神经损伤时,肌电图显示传导速度下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感染相关指标:
- 白细胞计数>12×10⁹/L:提示细菌感染,需联合CRP(>50mg/L)判断抗生素使用指征。
- 降钙素原(PCT)≥0.5ng/mL:提示全身性感染风险,需升级抗感染方案。
-
凝血功能监测:
- D-二聚体>500μg/L: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制动患者)。
- 血小板<100×10⁹/L:需排查创伤性凝血病或大量输血并发症。
-
生化指标:
- 肌酸激酶(CK)>1000U/L:提示广泛肌肉损伤(如挤压伤)。
- 血钾>5.5mmol/L:警惕横纹肌溶解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结合创伤史、伤口特征及影像学证据,优先排除血管/神经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
- 辅助检查选择:分层评估(X线→超声→CT/MRI),避免漏诊深部损伤。
- 实验室重点:动态监测感染指标与凝血状态,指导清创时机及抗生素疗程。
参考文献:
- 《创伤外科临床实践指南》(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2023)
- 《ICD-11损伤编码标准》(WHO,2023)
-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管理专家共识》(J Trauma Acute Care Surg,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