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髋或大腿的开放性伤口Unspecified Open wound of hip or thigh
编码NC71.Z
关键词
索引词Open wound of hip or thigh、未特指的髋或大腿的开放性伤口、髋或大腿的开放性伤口
缩写髋或大腿开放性伤口、未特指髋或大腿开放性伤口
别名髋或大腿外伤伤口、髋或大腿创伤伤口、髋或大腿损伤伤口、髋部或大腿开放性伤口、髋部或大腿开放性创伤、髋或大腿开放性伤口-未特指
未特指的髋或大腿的开放性伤口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伤口直接可视化:
- 皮肤完整性破坏,深层组织(皮下脂肪/肌肉)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
- 伤口深度需穿透真皮层(肉眼可确认组织层次暴露)。
- 创伤机制符合:
- 明确的外伤史(交通事故、锐器伤等)或近期手术史(髋关节置换等)。
- 伤口直接可视化: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持续性局部疼痛(活动时加剧)伴活动受限(常见)。
- 可见活动性出血(静脉渗血或动脉喷射性出血)。
- 感染风险因素:
- 伤口污染(异物存留、土壤污染等)或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如糖尿病)。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伤口深度不明确,需满足以下两项支持条件:
- 典型临床表现(疼痛+活动受限+出血)。
- 影像学证实深层组织损伤(如肌肉断裂)。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一级评估(基础)
├─ 伤口视诊(大小/深度/边缘)
├─ 神经血管功能评估
│
├─ 二级评估(疑似并发症)
│ ├─ X线 → 排除骨折/异物
│ ├─ 超声 → 评估软组织损伤范围
│ └─ 分泌物培养 → 感染检测
│
└─ 三级评估(严重损伤)
├─ CT/MRI → 深部组织/关节腔评估
└─ 血管造影 → 动脉损伤排查 -
判断逻辑:
- 伤口视诊:
- 不规则撕裂伤提示高能量创伤(如交通事故),需排查骨折;边缘整齐切割伤提示锐器伤,重点评估血管损伤。
- X线:
- 发现金属异物或骨折时需手术清创;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深层肌肉损伤。
- 分泌物培养:
- 脓性分泌物+培养阳性(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确诊感染,指导抗生素选择。
- 伤口视诊: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 >11×10⁹/L:提示细菌感染或严重炎症反应,需结合临床表现。
- 中性粒细胞比例 >75%:急性感染期典型表现,敏感性>90%。
-
炎症标志物:
- CRP >10 mg/L:非特异性炎症指标,>50 mg/L提示严重感染或组织坏死。
- 降钙素原 >0.5 ng/mL:细菌感染特异性标志,>2 ng/mL需静脉抗生素治疗。
-
血糖监测:
- 空腹血糖 >7.0 mmol/L:糖尿病未控制,伤口愈合延迟风险增加3倍。
-
微生物培养:
- 革兰阳性菌检出(如葡萄球菌):提示皮肤源性感染,首选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革兰阴性菌检出(如铜绿假单胞菌):提示环境污染,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伤口可视化+创伤史是确诊基石,深度评估需结合影像学。
- 检查优先级:基础视诊→影像学排除骨折→感染指标监测。
- 实验室预警:白细胞/CRP异常升高提示感染;血糖异常需强化代谢控制。
参考文献:
- 《创伤外科临床实践指南》(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2024)
- 《伤口感染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外科杂志,2023)
- 《糖尿病足溃疡管理国际工作组指南》(IWGDF,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