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innominate or subclavian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19 01:52:19
编码NB30.1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innominate or subclavian artery、未特指的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损伤、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损伤
缩写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损伤、头臂干-或-锁骨下动脉-损伤
别名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未特指-损伤、头臂干-或-锁骨下动脉-未特指-损伤、胸部-血管-损伤-未特指、胸腔-大血管-损伤-未特指

未特指的无名动脉或锁骨下动脉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显示血管破裂、假性动脉瘤形成或造影剂外渗等直接损伤征象。
      • 特异性>95%,敏感性>90%(需多平面重建评估)。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明确创伤史
      • 胸部/颈部遭受高速撞击(车祸)、锐器穿透伤或高坠伤。
    • 典型体征组合
      • 活动性出血/搏动性血肿 + 患侧桡动脉搏动消失 +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CTA/DSA证实血管结构异常(如撕裂、离断或夹层)。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临床表现阈值
      • 收缩压下降≥20%基础值 + 心率>100次/分(休克代偿期)。
      • 患肢皮温差≥2℃(对比健侧)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
    • 间接影像学征象
      • 胸部X线:上纵隔增宽(>8cm)或胸腔积液(血胸)。
      • 超声多普勒:患侧锁骨下动脉流速异常(PSV>200cm/s或RI<0.5)。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生命体征监测) A --> B2(患肢循环评估) A --> B3(伤口检查) B1 --> C1[血压/心率趋势] B2 --> C2[桡动脉搏动/皮温] B3 --> C3[出血特征] A --> D[影像学检查] D --> E1[胸部X线] D --> E2[超声多普勒] D --> E3[CT血管造影 CTA] E3 --> F[确诊] E1 --> F1[间接征象] E2 --> F2[血流动力学] D --> G[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G --> H[金标准确诊]

判断逻辑

  1. 超声多普勒
    • 阳性:患侧PSV>200cm/s提示狭窄;舒张期反向血流提示闭塞。
    • 局限:骨骼遮挡致近端血管显示不清时,需升级至CTA。
  2. 胸部X线
    • 纵隔增宽+血胸时,血管损伤概率>70%,但需CTA确认。
  3. CTA
    • 层厚≤1mm多平面重建:
      • 造影剂外渗=活动性出血;血管壁不连续=撕裂伤。
    • 假性动脉瘤=造影剂滞留的囊状影。
  4. DSA
    • 动态血流评估:
      • 外溢造影剂=需紧急栓塞/手术。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血红蛋白(Hb)

    • 正常值:男130-175 g/L,女120-150 g/L
    • 异常意义
      • 进行性下降(ΔHb>20g/L/6h)=活动性出血,需手术干预。
      • 输血后仍<70g/L=提示持续失血。
  2.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PT>15s, APTT>40s):
      • 大量输血后稀释性凝血病,需补充FFP。
    • 纤维蛋白原<1.5g/L
      • 预示DIC风险,需冷沉淀输注。
  3. 乳酸

    • 正常值:0.5-2.2 mmol/L
    • 异常意义
      • 4 mmol/L=组织低灌注,休克不可代偿标志。

      • 持续>6 mmol/L=死亡率>80%。
  4. D-二聚体

    • 正常值:<0.5 mg/L
    • 异常意义
      • 5 mg/L提示广泛血管内皮损伤,但非特异性。


四、诊断流程总结

  • 核心路径:创伤史+体征 → 超声/X线初筛 → CTA确诊 → DSA指导治疗。
  • 实验室价值:动态监测Hb/凝血功能评估出血量,乳酸预警休克恶化。
  • 关键预警:CTA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时,需24小时内复查(迟发性破裂风险)。

权威参考文献

  1.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指南》(第10版)
  2.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血管损伤管理共识(2023)
  3. EAST Practice Guideline:胸部血管损伤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