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innominate or subclavian vein
编码NB30.3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innominate or subclavian vein、未特指的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
缩写Innominate-vein-or-subclavian-vein-injury
别名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外伤、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破损、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撕裂
未特指的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CT血管造影(CTA)显示无名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管壁连续性中断、造影剂外渗或假性动脉瘤形成。
- 超声多普勒证实静脉血流中断、血栓形成或动静脉瘘(收缩期峰值流速>200 cm/s)。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创伤学依据):
- 明确创伤史:
- 颈胸部或锁骨区遭受高能量撞击(如车祸、坠落伤)或锐器穿透伤。
- 近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或长期导管留置史(尤其锁骨下静脉入路)。
- 典型临床表现:
- 损伤部位肿胀伴瘀斑,上肢静脉回流障碍(如皮肤青紫、浅静脉怒张)。
- 合并动脉损伤时出现连续性血管杂音或脉搏消失。
- 明确创伤史: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创伤史与局部体征(肿胀+瘀斑/血肿)。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24小时内下降>20 g/L)伴休克征象。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 初步筛查
│ ├─ X线:排除锁骨/肋骨骨折
│ └─ 超声多普勒:评估血流状态
│
└─ 确诊检查
├─ CTA(首选):三维重建血管损伤范围
└─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前精准评估 -
判断逻辑:
- 超声多普勒:
- 血流信号消失提示静脉完全闭塞,逆向血流提示动静脉瘘。
- 需与健侧对比,避免误判解剖变异。
- CTA:
- 静脉期延迟扫描(注射对比剂后60-90秒)可提高静脉显影清晰度。
- 造影剂外渗范围>1 cm需紧急手术干预。
- DSA:
- 发现对比剂外溢时,可同步行栓塞治疗。
- 超声多普勒: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常规: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每4小时下降>10 g/L):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紧急输血(目标Hb≥70 g/L)。
- 白细胞计数升高(>12×10⁹/L):提示创伤性炎症反应,需鉴别感染风险。
-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正常值1.5倍):提示大量输血后稀释性凝血病,需补充凝血因子。
- D-二聚体升高(>5 mg/L):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
-
血气分析:
- 乳酸升高(>4 mmol/L):提示组织灌注不足,需快速补液扩容。
四、总结
- 诊断核心依赖CTA或DSA明确血管损伤,结合创伤史与局部体征。
- 辅助检查分层实施:优先超声筛查,危重患者直接行CTA。
- 实验室指标动态监测:重点关注血红蛋白与乳酸变化,指导输血与复苏策略。
参考文献:
-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指南》(第10版)
- 《欧洲血管外科学会(ESVS)静脉损伤管理共识》(2023)
- 《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血管损伤诊治专家共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