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胃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stomach

更新时间:2025-06-19 02:57:01
编码NB91.5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stomach、未特指的胃损伤、胃损伤
缩写胃伤、胃部损伤、胃壁损伤
别名胃部外伤、胃受伤、胃破损、胃组织损伤

未特指的胃损伤(ICD-11: NB91.5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手术探查或腹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到胃壁损伤(穿孔、撕裂或血肿)及腹腔内胃内容物泄露。
    • 增强CT确诊:显示造影剂外溢(口服造影剂后CT可见腹腔内造影剂积聚)或胃壁连续性中断。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突发性上腹部剧痛(剑突下为主)伴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 呕吐物含血或咖啡渣样物质。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腹部CT显示胃壁缺损、腹腔游离气体或液体积聚。
  3.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高危暴露史
      • 近期腹部外伤史(闭合性/开放性)、胃镜操作史或腐蚀性物质摄入史(阈值:发病前72小时内)。
    • 休克征象
      • 收缩压<90mmHg + 心率>100次/分 + 乳酸>2mmol/L(提示失血或感染性休克)。
    • 实验室预警指标
      • 白细胞>12×10^9/L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24小时内降幅>20g/L)。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内窥镜检查] A --> D[实验室检查] B --> B1(腹部增强CT) B --> B2(立位腹部X线) B --> B3(腹部超声) C --> C1(胃镜-谨慎使用) D --> D1(血常规+CRP) D --> D2(凝血功能) D --> D3(动脉血气分析) D --> D4(血清乳酸)

判断逻辑

  1. 腹部增强CT(首选)
    • 阳性判断:胃壁不连续/造影剂外溢 → 立即手术干预
    • 阴性排除:无游离气体/液体积聚 → 结合临床动态观察
  2. 胃镜检查(限非穿孔病例)
    • 黏膜撕裂/溃疡/穿孔禁用 → 仅适用于化学性损伤评估黏膜损伤程度
  3. 实验室检查组合
    • 白细胞↑ + CRP↑ → 支持细菌性腹膜炎
    • 乳酸>4mmol/L + BE<-6 → 提示组织低灌注需紧急复苏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参考范围 异常意义
白细胞计数 4-10×10^9/L >12×10^9/L:提示急性炎症或感染;>20×10^9/L警惕脓毒症
血红蛋白 男130-175g/L
女120-150g/L
24小时内下降>20g/L:提示活动性出血;<70g/L需输血干预
C反应蛋白(CRP) <5mg/L >50mg/L:提示严重炎症反应;>100mg/L需排查消化道穿孔继发腹膜炎
血清乳酸 0.5-2.2mmol/L >2mmol/L:组织低灌注;>4mmol/L提示休克,死亡率显著升高
凝血酶原时间(PT) 11-13.5秒 延长>15秒:警惕凝血功能障碍(大量失血或DIC)
动脉血pH 7.35-7.45 <7.3: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胃液泄漏导致的化学性腹膜炎)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紧急评估
    • 腹膜刺激征+休克表现 → 直接手术探查(无需等待CT)
  2. 渐进式诊断
    • 高危暴露史+上腹痛 → 首选增强CT → 发现游离气体/造影剂外溢即确诊
  3. 禁忌操作
    • 疑似穿孔者绝对禁止胃镜检查(避免加重腹腔污染)

参考文献

  • 《WSES急性腹部损伤诊疗指南》(2024)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损伤诊治专家共识》(2025)
  • ATLS®第11版(高级创伤生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