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髂血管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iliac blood vessels
编码NB90.6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iliac blood vessels、未特指的髂血管损伤、髂血管损伤
缩写IVI
别名髂部血管受伤、髂血管破裂、髂血管损害、髂血管意外伤害、髂血管非特异性损伤
我将根据您提供的临床资料,为您系统整理"未特指的髂血管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和实验室参考值。需要补充权威指南信息,我将先进行文献检索:
未特指的髂血管损伤(ICD-11: NB90.6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CTA(CT血管成像):显示髂血管连续性中断、对比剂外溢或假性动脉瘤形成(敏感度>95%)。
-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明确血管破裂位置、范围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金标准)。
- 手术探查:术中直视下确认髂动脉/静脉撕裂、断裂或穿透性损伤。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必须条件(核心临床指标):
- 创伤史或高危因素:近期骨盆/下腹部穿透伤(刀刺、枪弹)、钝性伤(车祸、坠落)、医源性操作史(如骨科手术)。
- 急性出血或缺血表现:
- 外出血:腹股沟区伤口活动性出血(穿透伤)。
- 内出血:低血压(收缩压<90mmHg)、休克指数>1(心率/收缩压)。
- 下肢缺血: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皮温降低、苍白(发生率80%-90%)。
-
支持条件(辅助指标):
- 腹膜后血肿体征:腰背部肿胀、Grey Turner征(腰胁部瘀斑)。
- 实验室预警:血红蛋白6小时内下降>2g/dL,D-二聚体>5μg/mL(提示血栓形成)。
- 合并神经损伤:腰骶丛受累致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发生率30%-50%)。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分层决策树:
一级筛查(床旁)
├─ 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
├─ 体格检查:腹股沟区搏动性肿块、血管杂音、下肢动脉触诊
├─ 床旁超声(FAST):评估腹腔/腹膜后积液
二级定向评估
├─ 实验室: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
├─ 影像学
├─ CTA(首选):髂血管三维重建(敏感度95%-98%)
├─ 多普勒超声:血流中断/反向流(操作者依赖,敏感度70%-85%)
三级确诊
└─ DSA(金标准):精确定位损伤,同时可行栓塞治疗
- 判断逻辑:
- CTA阳性:对比剂外溢→提示活动性出血;血管截断→提示断裂。
- D-二聚体升高:>5μg/mL支持血栓性损伤(静脉>动脉),但需排除肺栓塞/DVT。
- 下肢动脉搏动消失:需鉴别动脉痉挛(一过性)与机械性梗阻(栓塞/断裂)。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处理建议 |
---|---|---|---|
血红蛋白 | 急性↓>2g/dL(6h内) | 提示活动性失血,需紧急干预(敏感度70%-80%) | 输血+手术探查 |
D-二聚体 | >5μg/mL | 髂静脉损伤继发血栓形成(特异度60%)或合并DVT | 抗凝治疗+血管影像复查 |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 | 大量输血后凝血因子消耗(发生率50%-70%) | 补充FFP/凝血因子 |
乳酸 | >4mmol/L | 组织低灌注,休克严重度标志 | 扩容+纠正休克 |
血常规(白细胞) | >12×10⁹/L + 中性粒细胞↑ | 感染风险(开放伤)或炎症反应 | 抗感染+清创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结合创伤史、出血/缺血体征及影像学(CTA/DSA)确诊,避免依赖单一指标。
- 救治窗口期:从损伤到血运重建≤6小时可显著降低截肢/死亡率。
- 优先检查策略:不稳定患者→床旁超声+CTA;稳定患者→DSA确诊。
参考文献:
- ATLS®指南(美国外科医师学会,第10版)。
- SVS临床实践指南:血管损伤管理(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2020)。
- EAST实践管理指南:骨盆血管损伤(Journal of Trauma and Acute Care Surgery,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