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胸部血管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blood vessels of thorax

更新时间:2025-06-19 04:35:57
编码NB30.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blood vessels of thorax、未特指的胸部血管损伤、胸部血管损伤
缩写未特指胸部血管伤
别名胸部血管创伤、胸腔内血管损伤、胸部血管伤害、胸内血管未特指损伤

未特指的胸部血管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征象
      • 增强CT显示血管壁连续性中断、造影剂外溢或假性动脉瘤形成(确诊金标准)。
      •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血管破裂、夹层或血栓性闭塞。
    • 手术探查证据
      • 开胸手术直视下发现血管撕裂、穿透或活动性出血。
  2.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进行性失血表现
      • 血红蛋白24小时内下降>20g/L + 收缩压<90mmHg + 心率>100次/分。
    • 间接影像学征象
      • 纵隔血肿(CT显示纵隔宽度>8cm或血肿压迫气管/食管)。
      • 胸腔积液进行性增多(超声提示液性暗区深度>4cm)。
    • 创伤机制
      • 高能量钝性伤(如车祸减速伤)或穿透伤(刀刺/枪弹伤)病史。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进行性失血表现(Hb下降+低血压+心动过速)。
      • CT显示纵隔血肿+胸腔积液。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A1(生命体征监测) A --> A2(床旁超声-FAST) A --> A3(胸部X线) B[定向评估] --> B1(增强CT血管成像) B --> B2(经食管超声) C[确诊检查] --> C1(DSA) C --> C2(急诊开胸探查)

判断逻辑

  1. 床旁超声(FAST)

    • 阳性:心包/胸腔积液提示出血 → 启动输血并升级检查。
    • 阴性:不能排除纵隔血管损伤 → 需行增强CT。
  2. 增强CT血管成像

    • 直接征象(血管断裂/造影剂外溢)→ 立即介入或手术。
    • 间接征象(纵隔血肿>5cm)→ 需DSA进一步确认。
  3. DSA

    • 发现活动性出血 → 行栓塞治疗。
    • 显示主动脉夹层 → 需血管外科干预。
  4. 实验室联动

    • Hb<80g/L + CT阳性 → 直接手术,避免等待DSA。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Hb进行性下降(24h内降幅>20g/L):
      • 意义:提示活动性出血,每下降10g/L≈失血500ml。
      • 处理:Hb<70g/L时紧急输血,并排查出血源。
    • 血小板骤降(<80×10⁹/L):
      • 意义:大量失血导致稀释性减少或DIC早期。
      • 处理:补充血小板+监测凝血功能。
  2. 凝血功能

    • PT/APTT延长(>正常1.5倍):
      • 意义:凝血因子消耗(创伤性凝血病)。
      • 处理:输注新鲜冰冻血浆(10-15ml/kg)。
    • D-二聚体>5mg/L
      • 意义:血管内皮损伤标志,需警惕血栓形成。
  3. 动脉血气

    • 乳酸>4mmol/L
      • 意义:组织低灌注,提示失血性休克。
      • 处理:快速补液+升压药支持。
    • BE<-6
      • 意义:代谢性酸中毒,需纠正血容量。
  4. 心肌标志物

    • 肌钙蛋白升高
      • 意义:提示冠状动脉损伤或心挫伤,需心电监护。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影像学直接征象(CT/DSA)或手术探查。
  • 检查路径遵循"筛查→定向→确诊"三级递进,避免延误救治。
  • 实验室预警:Hb骤降+乳酸升高+凝血异常=活动性出血,需紧急干预。

参考文献

  • ATLS®(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第10版
  • 《黄家驷外科学》(第8版)胸部损伤章节
  • ACR(美国放射学会)《胸部创伤影像学应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