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腋动脉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axillary artery

更新时间:2025-06-19 03:11:05
编码NC15.0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axillary artery、未特指的腋动脉损伤、腋动脉损伤
缩写腋动脉伤、AX-ART-DMG
别名腋动脉受损、腋下动脉损伤、臂丛动脉损伤

我将基于权威医学资料为您整理"未特指的腋动脉损伤"的诊断体系。由于该疾病属于急性血管损伤,我将调用医学数据库获取最新诊断标准:

未特指的腋动脉损伤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血管造影阳性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成像(CTA)显示腋动脉连续性中断、对比剂外溢、假性动脉瘤形成或血栓性闭塞(金标准)。
    • 手术探查确认
      • 术中直接观察到腋动脉撕裂、断裂或血栓形成,伴活动性出血或血管壁缺损。
  2. 支持条件(临床与解剖学依据)

    • 典型创伤史
      • 肩关节脱位、肱骨近端骨折、锐器穿透伤或医源性操作(如肩关节镜手术)。
    • 缺血性体征
      • 患肢桡动脉搏动消失/减弱(敏感性 >80%),伴皮肤苍白、皮温下降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3秒)。
    • 神经血管复合损伤
      • 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症状(上肢感觉/运动障碍)。
  3.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任意一项"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符合全部支持条件,且影像学(如CTA)显示血管形态异常(狭窄率 >50%或血栓形成)。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1[体格检查:脉搏触诊、皮温检测] A --> B2[无创血管检查] B2 --> C1[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方向] B2 --> C2[踝肱指数(ABI):<0.9提示缺血] A --> B3[影像学确认] B3 --> D1[CTA:血管三维重建] B3 --> D2[DSA:金标准,动态血流评估] B3 --> D3[MRI:软组织/神经损伤评估] D1 --> E[手术规划] D2 --> E

判断逻辑

  • 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消失或湍流提示血管闭塞/撕裂,需进一步CTA验证。
  • CTA:敏感性 >95%,可定位损伤节段(如腋动脉第二段因喙锁胸筋膜固定易撕裂)。
  • DSA:动态显示对比剂外溢或截断,指导腔内治疗(如支架置入)。
  • MRI:评估臂丛神经受压程度(如血肿压迫T2高信号)。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血红蛋白 <100 g/L:提示活动性出血,需紧急输血。
    • 白细胞 >12×10⁹/L:可能继发感染(如开放性创伤)。
  2.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 >500 μg/L:支持血栓形成,需抗凝治疗。
    • INR >1.5:增加术中出血风险,需纠正凝血障碍。
  3. 乳酸

    • 动脉乳酸 >2 mmol/L:提示组织低灌注,需紧急血管重建。
  4. 肌酸激酶(CK)

    • CK >1000 U/L:提示肌肉缺血性坏死,需筋膜室压力监测。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影像学(DSA/CTA)或手术探查,结合创伤史及缺血体征。
  • 检查优先级:体格检查 → 多普勒/ABI → CTA → DSA(疑难病例)。
  • 实验室预警:血红蛋白下降、乳酸升高提示需紧急干预。

参考文献

  1.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2023): 《外周动脉损伤管理指南》。
  2. 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 and Emergency Surgery(2022): 上肢血管损伤诊断算法。
  3.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血管损伤分级标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