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胸部损伤Unspecified Injuries to the thorax

更新时间:2025-06-19 04:23:13
编码NB3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ies to the thorax、未特指的胸部损伤、胸部损伤NOS、胸外伤NOS、胸部创伤NOS、胸腹联合伤、胸部中枪、胸部钝力损伤、胸部钝器伤、胸部中枪自尽
缩写未特指胸部损伤、非特定胸部创伤、胸部外伤-NOS
别名胸部受伤-未特指、胸部外伤-未特指、胸部挫伤-未特指、胸壁损伤-未特指、胸部伤害-未特指

未特指的胸部损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诊
      • 胸部CT扫描显示明确的胸壁结构破坏(如肋骨骨折、胸骨骨折)或胸腔内器官损伤(如肺挫伤、纵隔气肿、血气胸)。
      • 动态影像学(如呼吸周期CT)证实反常呼吸(连枷胸)或纵隔摆动。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明确外伤史
      • 近期(≤72小时)遭受机械性外力作用(车祸、坠落、挤压或穿透伤)。
    • 典型症状组合
      • 胸痛(呼吸/咳嗽时加剧) + 呼吸困难 + 局部压痛(三联征)。
    • 生命体征异常
      • 呼吸频率>20次/分 或 SpO₂<94%(未吸氧状态下)。
  3. 支持条件(强化诊断证据)

    • 体征支持
      • 胸壁畸形(凹陷/凸起)、皮下气肿(握雪感)、呼吸音减弱/消失。
    • 高危因素
      • 老年(≥65岁)、骨质疏松病史、未系安全带驾驶史、高空作业职业暴露。
    • 并发症预警
      • 收缩压<90mmHg(提示失血性休克)或颈静脉怒张(提示心脏压塞)。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一级筛查 → 生命体征监测 + 胸部X线
├─ 异常 → 二级评估 → 胸部CT + 动脉血气分析
│ ├─ 器官损伤 → 三级专项检查
│ │ ├─ 疑似心脏损伤 → 心电图 + 心脏超声
│ │ ├─ 疑似大血管损伤 → CTA
│ │ └─ 疑似气管损伤 → 支气管镜
└─ 正常 → 动态观察(4-6小时复查影像)

判断逻辑

  1. 胸部X线
    • 阳性标准:肋骨骨折线、肺野透亮度增高(气胸)、液平面(血胸)。
    • 局限性:漏诊率30%(尤其肋软骨骨折/早期肺挫伤),需CT补充。
  2. 胸部CT(金标准工具)
    • 损伤分级
      • Ⅰ级:单纯肋骨骨折(≤3根)
      • Ⅱ级:肺挫伤范围<1个肺叶
      • Ⅲ级:连枷胸/血气胸/纵隔气肿
      • Ⅳ级:心脏或大血管破裂
  3. 动脉血气分析
    • 判断呼吸功能:PaO₂<80mmHg 或 A-a梯度>15mmHg 提示呼吸衰竭。
  4. 心脏超声
    • 心包积液>1cm → 心脏压塞高风险 → 紧急心包穿刺指征。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血常规
    • 血红蛋白<100g/L:提示活动性出血(每下降10g/L≈失血500ml)。
    • 白细胞>12×10⁹/L:可能继发感染(如肺炎)或组织坏死。
  2.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00μg/L:提示肺栓塞风险(长期卧床者)或隐匿血管损伤。
  3. 心肌损伤标志物
    • 肌钙蛋白↑ + CK-MB↑:提示心肌挫伤(需结合心电图ST段改变)。
  4. 动脉血气
    • pH<7.35 + PaCO₂>45mmHg:呼吸性酸中毒 → 需机械通气支持。
    • 乳酸>4mmol/L:组织灌注不足 → 提示失血性休克。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外伤史 + 影像学(CT为首选)明确结构性损伤。
  • 检查策略
    • 血流动力学不稳者:立即床旁超声(FAST)排查血胸/心包积液。
    • 稳定者:首选CT全面评估,避免X线漏诊。
  • 实验室预警
    •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 → 活动性出血 → 介入栓塞/DSA探查。
    • 乳酸持续升高 → 组织缺氧 → 扩容/输血支持。

参考文献
《创伤高级生命支持(ATLS)指南》(美国外科医师学会)
《胸部创伤诊疗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
《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STS)胸部损伤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