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掌骨未特指的骨折Unspecified Fracture of other metacarpal bone
编码NC53.3Z
关键词
索引词Fracture of other metacarpal bone、其他掌骨未特指的骨折、其他掌骨骨折、掌骨骨折NOS
缩写PFF、掌骨骨折
别名掌骨断裂、掌骨裂伤、掌骨损伤、手掌骨折、掌骨不完全骨折、掌骨部分骨折
其他掌骨未特指的骨折(ICD-11: NC53.3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确诊:
- X线平片(正位、侧位、斜位)清晰显示第二至第五掌骨骨折线(横形/斜形/粉碎性)。
- CT三维重建明确骨折累及范围及关节面完整性(适用于隐匿性骨折或复杂骨折)。
- 影像学确诊: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影像学证据:X线或CT确认掌骨连续性中断(骨折线可见)。
- 典型症状:伤后立即出现的局部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握拳/抓握受限)。
- 创伤史:明确的直接暴力(撞击、挤压)或间接暴力(扭转、跌倒撑地)史。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体征支持:
- 局部肿胀(伤后2-6小时出现)
- 肉眼可见畸形(掌骨头凹陷或骨干成角,发生率30%-50%)
- 骨擦感或异常活动(需谨慎检查避免二次损伤)
- 高风险因素:
- 骨质疏松(T值≤-2.5,增加病理性骨折风险)
- 重复应力活动史(如拳击、器械操作)
- 体征支持: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体格检查] A --> D[特殊评估]
B --> B1[X线平片
(正/侧/斜位)]
B --> B2[CT扫描
(复杂骨折)]
B --> B3[MRI
(可疑软组织损伤)]
C --> C1[视诊:畸形/瘀斑] C --> C2[触诊:压痛/骨擦感] C --> C3[动诊:关节活动度]
D --> D1[神经血管评估]
D --> D2[骨密度检测
(病理性骨折高危者)]
判断逻辑:
- X线平片:
- 阳性判断:骨折线、成角>10°或移位>2mm需干预。
- 阴性处理:若症状持续但X线阴性→行CT扫描(检出隐匿性骨折)。
- CT扫描:
- 关节面塌陷≥1mm或骨折碎片≥3块→提示手术指征。
- MRI:
- 骨髓水肿(T2高信号)提示隐匿骨折;肌腱/韧带信号中断提示合并损伤。
- 神经血管评估:
- 手指麻木/苍白→需急诊排除神经血管损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常规血液检查: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意义:提示开放性骨折感染风险,需加做CRP/ESR。
- 处理:若CRP>50 mg/L → 启动抗生素治疗。
- 钙/磷/维生素D异常:
- 意义:低钙(<2.1 mmol/L)或低维生素D(<20 ng/mL)支持病理性骨折。
- 处理:补充钙剂+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
- 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⁹/L):
-
炎性标志物:
- ESR增快(>20 mm/h)或 CRP升高(>10 mg/L):
- 意义:感染或炎症反应(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症)。
- 处理:重复检测+影像学复查排除骨髓炎。
- ESR增快(>20 mm/h)或 CRP升高(>10 mg/L):
-
骨代谢标志物(选择性检测):
- β-CTx升高(>0.57 ng/mL)或 P1NP降低(<15 μg/L):
- 意义:骨吸收加速,提示骨质疏松恶化风险。
- 处理:调整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
- β-CTx升高(>0.57 ng/mL)或 P1NP降低(<15 μg/L):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确诊:依赖影像学(X线/CT)显示骨折线 + 典型症状/创伤史。
- 鉴别重点:
- X线阴性但高度怀疑 → 升级CT/MRI。
- 畸形显著 → 排除合并腕掌关节脱位。
- 实验室作用:
- 常规无需检测,仅用于感染或骨质疏松评估。
参考文献:
-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4版)掌骨骨折诊疗规范
- AAOS《上肢骨折临床实践指南》(2023)
- WHO《骨折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